河流,如同地球上的血脈,滋養著大地、孕育著文明。
古絲綢之路跨越尼羅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黃河和長江流域,跨越埃及文明、巴比倫文明、印度文明、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不同文明、宗教、種族求同存異、開放包容,并肩書寫相互尊重的壯麗詩篇。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古絲綢之路綿亙萬里,延續千年,積淀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這是人類文明的寶貴遺產?!?/p>
絲綢之路,穿越時空、托舉繁榮;絲路精神,根植歷史、面向未來。
從沙的邊緣到海的彼岸,17個共建國家,33項聯合考古合作,見證著文明的包容共存、交流互鑒。
希瓦古城,中國文物修復工作隊應邀而來,與當地工匠一起,用妙手匠心,恢復古建昔日容顏。抖落歲月風塵,絲路之上矗立千年的希瓦,再次把榮耀和希望帶給人們。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援烏文物修復工作隊隊員陳暉:“太陽從西邊落下,那種美真的就能把你一天的疲勞全部驅散。那個時候就可以遐想到,張騫出使西域的時候,騎著駱駝,拿著他的節杖,在悠揚的駝鈴(聲)之下,看這樣的夕陽一路前行。我是不是就是在沿著張騫先人的足跡,一路走到了這里?!?/p>
張騫“鑿空”、鄭和遠航,駝隊與寶船滿載著善意與友誼,留下千古佳話。
在絲路精神的引領下,共建“一帶一路”托舉起和平與發展、也傳遞著夢想與希望。
2023年3月10日深夜,沙特和伊朗,斷交七年的中東兩國,絲綢之路上的文明古國,在絲路的起點——中國,握手言和。
十年來,中國積極推進以對話談判的方式破解難題,以和平方式解決國家間的分歧和爭端。在和平中謀發展,在發展中促和平,讓所有愛好和平、致力發展的國家和人民攜手同行。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離不開國家與國家、人民與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欣賞。
絲路歌聲流轉,人們傳遞著“一帶一路”的相通情感,也用腳步丈量著絲綢之路的多元文明。十年來,中國已與144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簽署了文化和旅游領域合作文件。絲路電視國際合作共同體、“一帶一路”智庫合作聯盟、絲綢之路國際劇院聯盟等各類合作機制集中涌現。日漸活躍的體育合作交流,也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增進了解、締造友誼的重要橋梁。
共建十年,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以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
世界,在更加頻繁的人文交流,更加緊密的交往互動之中,激蕩出相知相交、團結共榮的“和合之美”。
撰稿丨盛潔 李璟慧
導演丨張文華 李璟慧
主攝像丨陳碩 陳雷
剪輯丨李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