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報新聞評論員 張靜寧
新質生產力,是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考察調研期間首次提到的新的詞匯,總書記強調,積極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進制造、電子信息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和“新質生產力”緊密相聯,比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這些隨著科技進步而誕生的新型產業,正在成為新經濟增長點,不斷創造出新的社會生產力。要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升新質生產力,科技創新尤其重要。
從人類歷史的前進步伐中看,人類社會生產力的每一次變革、發展和前進,無不是通過技術創新實現的。新質正是強調這種科學技術的革新,以科技創新為主導,區別于依靠高消耗資源能源的傳統生產方式,轉向高效能、高質量的生產路徑,這更符合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更能迎合數字時代,更體現新時代的內涵。
中國空間站遨游太空、蛟龍潛水器探秘深海、“中國天眼”FAST巡天觀測、國產大飛機C919飛向藍天……科技創新不斷迸發出新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22次提到創新,并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而創新,正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核心要素之一。
而新產業中的創新,不僅僅是狹義的科技創新,還有以科技為內核的全面創新,比如制度的創新、生產方式的創新、文化的創新等,這些層面的“新”直接影響了一個國家、地區經濟、人文與社會的全面發展。
特別是進入新時代,我國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2022年我國全社會研發(R&D)經費投入達到3.09萬億元,是2012年的3倍。
對科技創新的投入,收獲了新的生產力。載人航天、探星探火、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技術、新舊動能轉換等,越來越多的重大科研成果引領著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開拓出中國式現代化的路徑。
新質生產力為山東帶來了一系列改變。2023年,省級科技創新發展資金達到145.2億元。目前,全省已建有國家實驗室1家、全國重點實驗室21家,創建了高速列車、燃料電池、鹽堿地綜合利用3個領域類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總量居全國第二位。
經過長期的堅持和革新,山東新質生產力的勁頭越來越足?!昂Q唷猉”水下滑翔機最大下潛深度達10619米,刷新世界紀錄;搭建新一代“智能+”海洋藥物快速篩選平臺,發現多個具有重要開發前景的藥物先導化合物......科技創新不斷在山東釋放著厚積薄發的力量。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武功秘籍”,推動著人類社會的不斷前行與進步。新質生產力為我們帶來了新時代的“秘籍”,為我們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構筑高質量發展優勢指明了方向。而山東,定能更快形成并更大釋放新質生產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效支撐與持久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