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2023年7月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內涵豐富,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新闡釋、新發展,標志著我們黨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規律的認識達到新高度。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認真貫徹落實,扎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一、深刻認識新時代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的“四個重大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工作,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理論到實踐都發生了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四個重大轉變”,即由重點整治到系統治理的重大轉變、由被動應對到主動作為的重大轉變、由全球環境治理參與者到引領者的重大轉變、由實踐探索到科學理論指導的重大轉變。總書記關于“四個重大轉變”的重要論述,既是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巨大成就的全面總結,又是對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成果的高度凝練。新時代以來,我國已經走出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為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形成并不斷深入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高度,立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系統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生態文明、怎樣建設生態文明等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黨全社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理念的認識不斷深入,節約資源、保護環境和綠色發展意識顯著增強。
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基本建立。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加強對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設計和組織領導,我國構建了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一批重大制度,重構自然資源管理體制,完善生態環境管理體制,先后制定或修改30余部生態文明相關法律,生態文明制度框架體系總體形成。
綠色低碳發展加快推進。清潔能源消費占比大幅提升,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容量均居世界第一,2022年全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2年下降40.1%,清潔能源消費比重由14.5%升至25.9%,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由68.5%降至56.2%。資源利用效率持續提升,2012年以來,我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水耗(用水量)、地耗(建設用地使用面積)分別下降26.4%、46.5%、38.6%,主要資源產出率累計提高近60%。
自然生態保護修復取得開創性進展。率先在國際上提出和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劃定全國陸域生態保護紅線占陸域國土面積的30%以上。對9000多處自然保護地進行整合優化,設立首批5個國家公園。2012年以來,在青藏高原、黃河流域、長江流域等重要生態區部署實施50余項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即“中國山水工程”),完成修復治理面積5.37萬平方公里;實施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整治修復海岸線近2000公里、濱海濕地超過4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21.63%提高到24.02%,是世界上森林資源增長最多的國家。
全球生態治理貢獻突出。推動應對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達成、簽署、生效和實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成功舉辦《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生物多樣性公約》、《濕地公約》締約方大會。積極參與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生態系統恢復十年”、“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等行動計劃。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和“藍色循環”海洋塑料廢棄物治理模式等獲得聯合國最高環境榮譽“地球衛士獎”,“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
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成就舉世矚目,成為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顯著標志,根本在于有習近平總書記作為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掌舵領航,在于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科學指引。我們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奮力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
二、準確把握新征程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的“五個重大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新征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需要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五個重大關系”。總書記關于“五個重大關系”的重要論述,將馬克思主義自然觀、生態觀同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實踐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生態文化相結合,蘊含著深刻的唯物辯證法,體現了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方法論的有機統一,是對生態文明建設規律性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為新征程上繼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方向指引。
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的關系。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不是矛盾對立的關系,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辯證統一關系。高質量發展是高水平保護的目標指向,高水平保護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應該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統籌謀劃發展,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自覺把經濟活動、人的行為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通過高水平保護不斷塑造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著力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持續增強發展的潛力和后勁。
準確把握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的關系。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既要有全局觀,對各種矛盾了然于胸,又要優先解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對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采取有力措施,以此帶動其他矛盾的解決,在整體推進中實現重點突破。要統籌考慮環境要素的復雜性、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自然地理單元的連續性、經濟社會發展的可持續性,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防止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準確把握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的關系。自然生態系統是一個有機生命軀體,有其自身發展演化的客觀規律。我國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生息、長江十年禁漁、耕地休耕輪作等成功治理經驗表明,必須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最大限度地保留和維持自然生態系統自我調節、自我凈化、自我恢復的能力。而塞罕壩林場建設、庫布其沙漠治理等生動實踐充分證明,對生態受損嚴重、依靠自身難以恢復的區域,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采取科學適度的人工修復措施,為自然恢復創造條件和環境,加速恢復進程、提升恢復效能。要堅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理念,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因地因時制宜、分區分類施策,努力找到生態保護修復的最佳解決方案。
準確把握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的關系。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既要激發起人民群眾保護美麗家園的內生動力,也離不開強有力的外部約束。要始終堅持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發揮制度的引導、規制、激勵、約束等功能,堅決做到強力督察、嚴格執法、嚴肅問責,保持常態化外部壓力,讓保護者受益、對損害者追究。要弘揚生態文明理念,培育生態文化,挖掘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態價值觀深厚底蘊,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激發起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的合力。
準確把握“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我們對國際社會的莊嚴承諾,也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我們承諾的“雙碳”目標是確定不移的,但達到這一目標的路徑和方式、節奏和力度則應該而且必須由我們自己作主,決不受他人左右。在路徑和方式上,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按照“1+N”政策體系部署,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空間格局。在節奏和力度上,要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現“雙碳”目標,堅決制止“碳沖鋒”和“運動式減碳”。
三、堅定落實以美麗中國建設全面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戰略部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后5年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并對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六方面戰略部署。這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瞄準未來5年和到2035年美麗中國建設目標,作出的重大戰略安排。自然資源部將在全面學習、全面領會、全面把握的基礎上,錨定大會確立的目標任務,結合自然資源工作職責落實落細,把路線圖變成施工圖,轉化為一項一項的具體行動,推動美麗中國目標一步一步變為現實。
優化國土空間開發格局。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2021—2035年)》,守牢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底線,統籌優化農業、生態、城鎮等各類空間布局,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堅決守住18億畝耕地保護紅線,確保可以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不再減少。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強化執法監管和保護修復,確保功能不降低、性質不改變。嚴格管控城鎮開發邊界,完善國土空間詳細規劃體系,優化空間格局,有序引導城市更新行動和鄉村建設行動,推動城鄉內涵式集約化綠色發展,建設新時代美麗城市。加強海洋和海岸帶國土空間管控,推動海洋經濟深度融入區域重大戰略。
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實施全面節約戰略,加強土地、礦產、海洋、林草等各類資源的全過程管理和全鏈條節約。落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強化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完善土地要素市場化配置體系,嚴格建設用地控制標準,加大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力度。全面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強戰略性礦產資源國內勘查開發和增儲上產,強化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循環利用、綠色開發,實現重要礦產產能提升。建立低效用海退出機制,嚴格管控新增圍填海。推動森林可持續經營,落實草畜平衡制度。
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全面完成全國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加快形成以國家公園為主體、以自然保護區為基礎、以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把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物種棲息地保護起來。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自然保護地等為重點,協調推進“中國山水工程”、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工程、海洋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等國家重大生態工程。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持續推進“三北”工程建設,集中力量在重點地區實施一批防沙治沙工程,全力打好三大標志性戰役。健全耕地休耕輪作制度。堅持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實施一批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健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逐步建立國家植物園體系,努力建設美麗山川。“一灣一策”推進近岸海域海洋生態保護修復,不斷提升紅樹林等重要海洋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強化生態保護修復監管制度建設,加強生態狀況監測評估,強化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督察執法。
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等不得也急不得,不可能畢其功于一役,必須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要加強煤礦保供工作,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確保發揮兜底保障和對新能源發展的支撐調節作用。大力推動風能、太陽能就地就近開發利用,支持利用沙漠、戈壁等未利用地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引導海上光伏產業健康有序發展。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提升國家油氣安全保障能力。實施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穩定現有森林、草原、濕地、海洋、土壤、凍土、巖溶等固碳作用,提升碳匯增量。完善綠色低碳政策體系,健全體現碳匯價值的生態保護補償機制。
守住自然生態安全底線。必須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積極有效應對各種風險挑戰,保障我們賴以生存發展的自然環境和條件不受威脅和破壞。要基于自然資源調查監測體系,以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為統一底版,開展重點區域、流域、海域生態風險綜合監測評價預警。提升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能力。完善外來入侵物種監測預警網絡,實施外來入侵物種防控能力提升工程。加強自然災害避讓與防治,建立健全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提高海洋災害風險評估和預警預報能力,強化森林草原防滅火一體化運行。增強沿海城市應對氣候變化的韌性,實施海堤生態化建設。
健全基礎支撐和保障體系。加快推進國土空間規劃法、礦產資源法、耕地保護法、國家公園法以及自然保護區條例、森林法實施條例等重點立法。總結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試點經驗,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健全覆蓋全域全類型、統一銜接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完善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逐步擴大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范圍。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完善“三權分置”的實現形式和運行機制。推進重要江河湖庫、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紅線、重要生態系統等保護補償,完善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機制。推進深地探測、深海極地探測、深空對地觀測等原創性引領性重大科技項目攻關。基于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構建美麗中國數字化治理體系。
四、堅持和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建設美麗中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目標,必須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要加強黨對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領導,確保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落地見效。
加強組織領導。堅持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美麗中國建設的實施體系和推進落實機制。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決扛起美麗中國建設的政治責任,增強領導班子共抓生態文明建設的整體效能。相關部門要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責任清單,強化分工負責,加強協調聯動,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強化宣傳教育。持續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理論研究、學習宣傳、制度創新、實踐推廣和國際傳播,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結合全國生態日、土地日、海洋日、環境日、濕地日等重要時間節點,通過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等多種形式,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增強全民節約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
開展考核評價。實施自然資源資產管理綜合評價,抓好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組織開展推進高質量發展政績考核、糧食安全和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美麗中國建設成效考核、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等,并把考核結果作為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
嚴格督察執法。繼續發揮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利劍作用,健全工作機制。改進和加強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有序推進土地、礦產、森林、海洋等各類自然資源及國土空間規劃全面督察。堅持依法履責、依法行政,建立行政機關、司法機關、監察機關協調配合的法治監督機制,嚴肅查處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破壞自然生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