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月新
我的文學寫作,與新聞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我把我的新聞寫作,稱作文字開始的地方。
那是1994年3月14日,《德州日報》4版頭條刊發了我一篇600多字的小文“米面饃”,編輯是趙紅衛老師。報紙是四開四版,那時沒有周末版。稿子發得醒目,大紅的標題,名字下方有一個精巧的大紅插圖,農村小妮喂雞,濃濃的田園景色。我喜歡極了,后來干脆拍了照片存到電腦里,隨時可以欣賞。從事文學創作以后,當有人問起我何時開始時,我總會自豪地說,從1994年。
時光荏苒,《德州日報》轉眼迎來35歲生日,正值壯年,風華正茂,可喜可賀!我與《德州日報》的緣分也有30多年了。想當初學寫新聞,我是帶著敬畏與神秘感開始采訪寫作的,那是1993年下半年。當第一篇“豆腐塊”變成鉛字上了《德州日報》,我好激動好興奮。我也能寫新聞了。
跟新聞結緣一年多,我還沒到過報社。一天,正在辦公室趕寫稿子,一個電話打進來,說找劉月新。我說我是劉月新,那邊很好聽的男中音突然停住了,我正納悶,聲音重又響起,說我以為劉月新是男的。那是三版編輯崔宇山老師。
漸漸地,與報社的編輯記者就熟悉了,特別是當了報社特約記者后,去報社開會、與老師們見面的機會就多起來。我很珍惜一個月一次的特約記者例會。一次例會,正趕上修路,需繞道河北。當時報社還在湖濱南路。我在慢騰騰的長途汽車上很著急,擔心到達后會就結束了。到了報社,就急慌慌往會議室趕,編輯部的蔣曉萍老師叫住了我,遞給我一把梳子,說趕緊攏攏頭。一路顛簸,蓬頭垢面的我真夠狼狽的。每次到了報社,總有種到了家的感覺,見到老師們有說不完的話。
編輯的工作就是給別人做嫁衣。一次朱愛國老師問我,前段時間在三版發的稿子有什么特點?我這才注意到,我的三篇通訊,朱老師當系列稿子給進行了處理,尤其是標題制作、版式安排,很是費了心思。怪不得前一陣有同行打電話直夸我進步快呢。
在新聞寫作的路上跋涉時間長了,各種體裁如特寫、通訊都有涉獵。后來《德州日報》改成大報,有了周末版,我在周末版發了一些大篇幅的“軟新聞”,“徐家村里數‘星星’”“古老的歌謠一輩輩唱”“瞧,這一家子”“夢兒晾在繩繩上”等,現在想來,這不就是散文嗎?
1996年8月份,幾十年未遇的特大洪水威脅著漳衛新河這條泄洪河。一天,以時任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官延水為團長的幾十人新聞采訪團,沿河一路來到慶云,并在此發現了新聞“富礦”。采訪團當即決定,《德州日報》第二天發頭版頭條,其他媒體跟上。時間太緊急了!參加新聞采訪團的德州日報社副總編輯李紹國讓我到壩下的車里趕寫稿子。寫稿、改稿、定稿,當我們把稿子傳過去,編輯再把版面定住,簽發,送印刷廠,已是凌晨兩點多。
慶云縣在那次抗洪搶險中的報道,數量之多在全市拔得頭籌,我也因此被榮記個人三等功。報社還派記者部主任隋力老師,專門采訪報道了我這個優秀基層通訊員。不久,一篇長篇人物通訊《她,這樣工作》,發在《德州日報》一版。
我離開新聞崗位十幾年了,工作之余在文學寫作的路上又不斷耕耘,也小有收獲,加入了中國作協,寫出了一些小有影響的文學作品,重要的是一天也沒有離開過文字。
就我而言,文學寫作的初始階段是新聞寫作,新聞催生了文學。
祝福風華正茂的《德州日報》蒸蒸日上,越辦越好!祝福報社的各位領導老師,身體健康,工作順意,幸福吉祥!
(作者系慶云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成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