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炳君
我雖然沒在德州日報社工作過,但與德州日報社卻相依相伴走過了整整30年。如今臨近退休,卻依然堅持讀報,一見到《德州日報》,就倍感親切,輕翻細讀,一如當年一樣,吸收著營養、獲取著智慧,體驗著激情與感動,積蓄著走好人生每一步的堅定力量。
學寫第一篇稿件是在《德州日報》創刊的那一年,即1988年。那年7月我也邁出校門,走進縣農機局工作。一次偶然,經一位領導提醒,我開始迷戀上了寫稿。每天我支棱著耳朵,瞪著眼睛,仔細地打聽著單位里的各種信息,然后關上辦公室門“造車”。就這樣我“造車”無數,整整3年之后,才在農機行業內的報紙上發表了第一篇稿件。又
“造”了一年,到了1992年的9月16日,《德州日報》二版終于刊登了我的稿件,雖然是短訊類的“火柴盒”,但我的老局長劉榮華非常重視,他用大紅色鉛筆,在二版上畫了一只大大的“海燕”,不僅送到我面前,還對我說“這是黨報,份量重,影響大,非其他報刊能比!”正如老人家所講,我就是拿著這篇稿件,再加上之前在行內發表的十幾篇稿件,于第二年3
月來到了縣委宣傳部,當起專職的通訊
員。從此,我與《德州日報》就如同一對
戀人,越走越近,越走越親,形影不離,難以割舍。
就在那些年里,經過不斷努力,我似乎摸到了新聞寫作的大門邊緣,采用了不少的稿件,不乏一些大稿好稿,在縣里也有了一點小名氣。1997年春天,縣里要評選先進個人,應單位推薦,我寫了一份個人材料報上去之后,被我的同事王振維發現了,他拿著那份材料大筆一揮,修改一番之后,發給了報社時任副總編李紹國。李總編見稿后立即在上寫了幾個字:“寫咱通訊員的,發!”于是1997年4月16日在三版頭條“通訊員剪影”欄題下,刊發了寫我的那篇通訊《俯首筆耕魂相就》。也就在這一年里,我戴著全縣首屆十大杰出青年、副科級新聞科長的光環,迎來香港回歸的美好時刻。
在與《德州日報》的相伴相依過程中,我不僅學會了許多寫作知識,還弄懂許多發展經濟、促進文化進步的知識,并逐步地應用到自己的稿件當中來。2006年9月,蔣曉萍主任在二版開設了“放眼潮頭”欄目。我根據這一欄目要求,緊緊圍繞我縣最具特色五金機械、木制家具、玻璃器皿、新型船舶材料、工藝地毯五大產業,逐一進行了深入采訪,探尋其發展現狀、厘清其發展脈絡、探究其成功奧秘,連續采寫出5篇長篇通訊,在廣大讀者中引起一定的反響。縣領導對我的工作也給予充分肯定和褒獎。2006年秋,在一次全縣宣傳系統座談會上,時任縣委書記許紹華語重心長地說:“這些年來,尤炳君同志為我縣的新聞報道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聽了領導的話語,我倍受鼓舞。
所以,這些年來,我一直對《德州日報》感恩在心,時刻未敢忘懷。不由自主地翻閱著每天的報紙,關注著每一個版面的變化,關注著報社的發展,一遇到報道報社情況的照片,我就仔細地看,看看有沒有自己熟悉的領導、老師。5年前,報社成立30周年時,我連續花費了幾天的時間,仔細地翻閱著每一個版面,詳細地端詳著照片里的每一個人,發現一些老領導、老師已容顏漸老,但精神矍鑠,風采還似當年。從中我也看到許許多多的年輕人,他們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也在感染著我,似乎看到了報社的蒸蒸日上。去年11月19日發表的報社記者任立松的優秀事跡,我連讀兩遍,感慨非常,唏噓不已,同時也深切地感受到報社新一代的年輕人正在茁壯成長。
現在,雖然我離開了宣傳工作崗位,與報社的距離感覺卻越來越近了。我在電腦里訂閱了《德州日報》電子版,手機里關注了《德州日報》微信公眾號、抖音號、頭條號等,隨時能收到報社的各種信息。每次我收到信息后,就立即把這些消息發布到朋友圈和我的家人群里,還附言告訴他們:“這條消息是德州日報社發布的,準確可靠!”
(作者系寧津縣委黨史研究中心四級調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