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銳,平原縣第二中學教師,從2009年開始照顧因腦梗癱瘓的父親(繼父),每天喂飯、擦洗、搬挪,從無怨言,始終如一,用瘦弱的肩膀支撐起一個瀕臨破碎的家。樸實無華的蔡銳,用她的誠心和孝心踐行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面對不幸,她選擇勇于面對
1994年,母親帶著年僅12歲的蔡銳,嫁給了他現在的繼父于福成,重新組建了家庭,一家人相互尊重,日子過得很幸福。但天有不測風云,2009年5月18日,繼父突然患上了腦梗,生命垂危,這個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蒙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以后的日子怎么過,這個家庭就這樣垮了嗎?不能,絕不能!看到繼父痛苦不堪地躺在病床上無助地看著一家人。她擦干眼淚,緊緊地抓住繼父和母親的手,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把家撐起來,把繼父照顧好。在濟南住院期間,本就有心臟病的她,不分晝夜地陪伴在繼父的病床前。每兩個小時給繼父翻一次身,每四個小時就用胃管打一次飯,白天累了就勉強在繼父病床前趴一會,晚上鋪張墊子就睡在走廊里。親戚朋友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多次勸她回家休息幾天,但都被她婉言拒絕了。經過積極搶救和她悉心照料,繼父最終安全渡過了危險期。可是醫院的專家卻告訴她:“你父親的命是保住了,但是行走能力、語言能力,甚至吞咽能力都沒有了,以后他的后半生全靠你照顧了。”此時,還有人“提醒”她,“他只是你的繼父,你這樣不顧自己身體付出不值得!”她平靜地說:“繼父也是父親,照顧好老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面對現實,她選擇默默堅守
2009年7月,繼父出院回家后,吃喝拉撒都需要有專人照顧。由于母親年老體弱并且有心臟病,沒有能力照顧繼父,蔡銳的丈夫工作比較繁忙,還要照顧好孩子,她主動擔當起照顧繼父的主力責任。多年來,她從不向別人抱怨,干好本職工作同時,全力照顧好繼父的起居,吃飯無法直接吞咽,她就一口口地喂飯,一頓飯常常一喂就是1個多小時,甚至中間還要熱兩三次。為了幫助繼父盡可能地恢復好一些,她經常訪名醫、尋良方,甚至還買來專門的書籍,自學起了中醫知識。每天,她堅持為繼父做康復訓練,不厭其煩地給繼父針灸按摩、煎湯熬藥、捶背按腰,經常累得站不起來身子。為了增強繼父的抵抗力,她時常托人在外地買名貴藥材、補品,而她自己卻從沒有吃過一口。為了讓繼父及時吃上特效中藥,每到月底,無論刮風下雨,她都準時凌晨五點起床,坐公共汽車到濟南給繼父拿藥,路上顧不上片刻休息,中午還要及時回家照顧繼父。為了給繼父提供一個舒適衛生的環境。她買了兩臺洗衣機,繼父的被褥、衣服臟一點,她就洗換,每天都是一堆一堆地洗,一件一件地換。一次,同事到她家串門,看到她繼父干干凈凈的病榻,立即豎著大拇指稱贊道:“家里的大爺有你這樣的閨女真是有福氣。”為了避免繼父得上褥瘡,她和母親搬不動繼父,就專門請人做了個小型電吊車,每天用吊車把繼父從床上挪到輪椅上,然后用輪椅推著繼父四處走走。2011年,她所住的家屬院面臨著拆遷。為了讓繼父能夠到外面見見陽光、解解悶。她又租了一套平房。冬天冷了就搬到樓上住,夏天就搬到平房住。四年多的時間里,她搬了9次家,這其中的付出和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和理解的。為了讓繼父始終保持樂觀堅強的心態,她總是耐心跟繼父講過去快樂的事情,增強對生活的信心。在她的悉心照料下,繼父的病情有了很大好轉,人也比沒得病前胖了十多斤。然而她,卻因為勞累過度疾病纏身,心臟病屢屢加重,甲狀腺功能低下、膝蓋疲勞過度,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隨之而來。但是她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堅持無微不至地照顧繼父。
面對未來,她選擇坦然面對
2014年底,家里拆遷安置的房子終于分下來了,而她和母親把房產證毅然改到了繼父親兒子的名下(原來房產證在母親名下)。對此,有人說她傻,還有人對她說:“你照顧繼父這些年,也該有點說法吧。”可她并不解釋,而是依然默默照顧繼父。為了以后能天天用輪椅推繼父出來走走,她放棄了多層樓房,自己又多拿了4萬多塊錢的拆遷安置補差款,選擇了有電梯的小高層。
由于不愿意給別人添麻煩,她自己用三輪車一點一點地把家具從租住的房子往新樓房的地下室里運。為了搞裝修,她自己一個人整整忙活了兩個月才把房子裝修完畢。那段時間里,她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早上經常6點出門,下班后四處購置材料、聯系施工人員;回到家后,又趕緊給繼父做飯、洗衣服、按摩……對此,蔡銳說:“新樓房有電梯,以后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我都能推著繼父四處走走了。”
蔡銳的真誠和孝心也感動著自己的丈夫,丈夫主動承擔起照顧孩子的責任,并且一有時間就和蔡銳共同照顧繼父,一家人相互扶持,用愛心共同維護著和諧的家庭。面對今后的生活,蔡銳說,“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好好地照顧好繼父”。沒有豪情狀語,卻字字感人至深,充分詮釋了蔡銳無怨無悔的執著和堅毅。中華民族傳統女性愛親敬親的美德在她身上演繹得淋漓盡致。
走過六年填滿艱辛的時光,她瘦削的面龐依然燦爛如花。她用善良的心、熾熱的愛、無私的行動,抒寫了濃濃的愛親詩篇,奏響了一曲令人嘆服的孝老愛親樂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