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波,1970年10月,寧津縣苗場中學物理教師。28年來一直從事鄉村教育,教學成績突出,先后獲得“德州市優秀教師”、“寧津縣優秀班主任”等稱號。2020年3月-2022年12月被組織派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援疆,兩次獲得“山東省對口支援兵團干部管理組表彰”,兩次獲得“十二師優秀援疆教師”,2023年4月獲得“兵團第十批省市援疆先進個人”,并記功一次。2023年6月被評為“2023年度寧津榜樣”、2023年7月被評為“2023年德州市服務榜樣”。
牢記使命,勇于擔當
“說心里話,我也有顧慮,愛人也是教師,工作很忙,母親70多歲了,非常需要照顧。”這是他在援疆工作日記中寫下的話。2019年12月,學校要遴選一名物理教師去援疆支教。有著15年黨齡25年教齡的他毅然報名參加,開啟了三年的援疆之路。
到達新疆前,他曾反復設想如何開展好工作。沒想到幾堂課下來,孩子們竟然沒有任何改變,這讓他感到很尷尬。愛人幫他分析原因,他自己也嘗試著改變方法,于是后面的教學中,放慢節奏,適時引用“小組合作探究”教學模式,這種既合作又相互較勁的學習方法,一下子激發了學生的熱情。很快,孩子們便喜歡上了他的課堂。
投身教學,點亮希望
班里有個叫李宇涵小姑娘,因為覺得升學無望,學習總是提不起勁。王老師每次家訪時,她總是躲起來。他了解到李宇涵喜歡漫畫,就讓兒子寄來一套漫畫,在家訪時試著給她留幾本。幾天后,當他再次家訪時,小女孩沒有再躲避,而是悄悄地問:老師,漫畫書還有嗎?建立起有效溝通后。他根據小宇涵的特點,因材施教,制定了詳細的補課計劃。在接下來的期末考試中,不僅小宇涵的物理成績考到了70分。他所任教班級的成績也有了大幅提升。
因為成績突出,他被任命為學校副校長,分管教學工作。從“教”學生到“帶”老師,新的任務帶來了新的挑戰。在不斷實踐中,他總結出“前后協同、重點突破”的幫帶辦法,前后16次利用“魯兵大講堂”上示范課,帶出了王建云、王曉霞、何龍等一大批教學骨干,學校在十二師綜合考核中獲得一等獎。
母分兒憂,妻隨夫唱
為了更好地實現自己的援疆夢,他鼓勵愛人加入了教育部“萬人支教計劃”。2020年9月1日,夫妻二人帶著年逾七旬的母親開始了“全家援疆”的生活。母親進疆后身體很快出現不適,腹脹、嘔吐、咳嗽,整宿睡不好覺。他想請假照顧幾天,母親卻說:“你要覺得我累贅,我立馬回寧津”。母親的“倔強”,給了他們莫大的動力。愛人細心、靈活的教學方式,也很快捕獲了學生的心。
“愛心小屋”、“雛鷹”筑夢計劃分別是德州慈善總會和新疆山東商會組織的愛心資助活動。作為德州援疆教師他和妻子責無旁貸承擔起了相關工作。每天放學后夫妻二人迎著刺骨的寒風,踏著未融的冰雪,走遍周圍小區,走訪一個個家庭,一連十幾天,每天十幾公里,他們踏破冰雪,給孩子們送去春天的溫暖,送去山東人民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