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創作者 于靜
沿著黃河遇見海,東營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
東營有什么?相當長一段時期,石油是這個城市的代名詞。作為中國第二大油田的勝利油田是這個城市最閃耀的名片。
如果你喜歡跑步,經常去各地參加馬拉松比賽,一定對黃河口(東營)馬拉松不陌生,這是山東省唯一的“雙金”賽事,獲得中國田徑協會金牌賽事和世界田聯金標賽事雙認證,在廣大跑友中有相當重的分量。
就這?那就太低估東營了。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滔滔黃河,奔騰萬里,從這里匯入渤海,河海交融,場面何其壯觀!遠道而來的黃河水攜帶的大量泥沙,形成了著名的黃河三角洲。為了保護黃河口的生態環境和資源,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成立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從那時起至今,東營一直在綠色、生態、環保上做文章,并創新探索出“黃河口濕地修復模式”,近年來共修復濕地188平方公里。東營由此又多了好幾張新名片:“國際濕地城市”“國家地質公園”“中國東方白鸛之鄉”“中國黑嘴鷗之鄉”……每一張名片都是對東營生態修復和環境保護工作的肯定與褒獎。
如今,黃河三角洲國家自然保護區內自然植被覆蓋率達55.1%,是中國沿海最大的新生濕地自然植被區,保護區內共有野生動物1626種。其中珍惜鳥類37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丹頂鶴、東方白鸛等26種,國家二級保護鳥類大天鵝、灰鶴等65種。被國內外專家譽為“鳥類的國際機場”,也是國內著名的觀鳥圣地。
為了建設綠色可持續的海洋生態環境,東營全面落實“河長制”“灣長制”,扎實開展“藍色海灣”綜合整治行動和入海河流“消劣行動”“凈灘行動”,由此海洋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改善,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68.9%,自然岸線保有率43.56%,居全省首位。
2015年10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設立“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黃三角國家農高區總面積350平方公里,80%以上為鹽堿地。就是在這樣的惡劣環境下,經政府搭臺,統籌調配資源,產學研合作,全力推進種業創新和鹽堿地治理改良,目前已經篩選培育45個耐鹽堿作物新品種(系),試驗示范面積10萬畝。未來還計劃用三年時間實施38個項目片區,新增和改造提升耕地面積14.8萬畝。
2023年5月,東營成功舉辦首屆鹽堿地技術創新大會。過去誰能想到,在這片不毛之地上能看到一副魚翔淺底,鳥戲岸邊,游人如織的和諧畫面。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東營持續探索文化旅游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路徑,堅持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陸續發起了一系列“沿著黃河遇見海”民俗文旅活動,不僅擴大了城市知名度,增加了百姓收入,也讓“生態東營”的品牌愈發響亮。
正像從家門口匯入大海的黃河一樣,近年來,東營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和省委改革工作安排,實施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包容開放的姿態積極融入全國和全球經濟大格局當中。
2020年,東營在全省率先完成省級以上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任務。2021年開展RCEP精細化研究、服務企業拓展國際市場的經驗獲商務部批示肯定。2022年11月,東營成功舉辦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發展大會,發布“世界入海口城市合作發展東營倡議”,講東營的故事,向世界傳播東營的聲音。近日,《中國海關》雜志發布了2022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榜單,東營再次入選。
這就是東營,一個因石油而生的城市,一個沿著黃河就能看見海的城市,一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城市,東營走過的路,東營現在正在走的路,很值得那些有相似背景的城市學習和借鑒。
(作者系時評人,青島作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