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打造精品課程、培樹典型示范學校,持續完善勞動教育體系——
深耕勞育沃土 賦能學生成長
天衢新區楊莊實驗小學麥田研學
臨邑縣實驗小學采摘實踐活動
禹城市濼清河小學手工編織課
□本報記者 李藝 本報通訊員 馬麗
調制顏料、花樣扎布、浸染上色、晾曬成品……12月13日,禹城市濼清河小學三年級八班正在進行一堂妙趣橫生的扎染課,學生們在教師的講解示范和精心指導下認真制作著自己的扎染作品,感受扎染技藝的魅力。
我市積極踐行“以勞促全”的勞動教育觀,通過打造勞動教育精品課程、培樹勞動教育典型示范學校、評選勞動教育優質課等方式,持續完善勞動教育體系,進一步發揮以勞樹德、以勞增智、以勞強體、以勞育美的勞動教育綜合育人功能。
培樹先進典型 提升勞動教育質量
“我們把勞動教育作為學校教學評價的底線性指標,以硬約束確保勞動教育課程開全、開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品質,自覺傳承勤儉、奮斗、創新、奉獻的勞動精神。”市教體局基礎教育科科長趙海彬介紹。我市下發《關于全面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的通知》,分學段制定校內外勞動清單38條、家庭勞動清單32條,條目化明確勞動教育的原則和任務。出臺《德州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方案》,從教育內容、勞動實踐場所、師資、支撐保障等方面進一步兜實制度底線。
開展市級勞動教育優質課、優秀案例評選,打造市級勞動教育精品課程32個,建成市級勞動教育實踐基地48個,評選認定17所學校為首批“德州市勞動教育示范校”。發揮“德·行天下”市級勞動教育品牌引領帶動作用,開展“一縣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勞動教育品牌創建活動,涌現出“禹娃愛勞動”“棗林自然課堂”“錦繡中華學工學農實踐活動”“食育坊”等一批縣級、校級勞動教育品牌,帶動全市勞動教育質量全面提升。目前,全市中小學校均實現勞動教育課程開設、師資配備全覆蓋。
打造“三藝”課程 培育勞動教育核心
6月24日,臨邑縣實驗小學種植園里學生精心照料的青菜、西紅柿、黃瓜喜獲豐收,學生在教師帶領下,一起開展采摘實踐活動。“我們讓學生全程參與了蔬菜的種植、培育、采摘,各班級勞動課適時推出種植手抄報、種植觀察日記、二十四節氣與種植等課程,讓學生了解生命的成長與呵護的不易。”該校校長張浩說。
市教體局編寫勞動實踐指導手冊,鼓勵學校結合本校實際和辦學特色,創建校本勞動課程。整合學校、家庭、社會資源,打造勞動教育校藝、家藝、農藝“三藝”課程。
立足校園生活打造校藝課程。平時通過班級清潔、校園打掃、花園除草、班務整理與收納等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動腦思考、動手解決問題中獲得富有價值的勞動體驗。勞動周開展“勞模、工匠進校園”“校園服務崗體驗”等實踐活動,進一步強化勞動美的價值認識。
家庭生活為主,打造家藝課程。強化家校協同,建立家庭勞動項目清單,引導學生自覺參與物品整理、飲食烹飪、衣物洗滌、垃圾分類等家庭各類勞動,培養學生生活能力和家庭責任意識。
把勞動課程搬進大自然,打造農藝課程。以農業生產勞動為主,進行勞動基地建設,打造農村小學校區種植園,利用各學校留置的農耕地,開辟藥園、果園、蔬園、谷園,開展農耕特色課程,讓學生通過勞動實踐習得勞動能力、養成勞動習慣。
依托地域特色 開展勞動教育實踐
麥收時節,天衢新區楊莊實驗小學把勞動教育課堂搬進田間,學生走進麥田參觀小麥收割過程,觀摩現代化農業機械在小麥收割中的應用。通過農技員的現場教學,讓學生們了解麥穗被卷入收割機后經歷收割、脫粒、除雜到收獲的全過程。
各中小學校將勞動教育融入育人全過程,強化整體設計,依托地域特色加快課程構建,開展勞動實踐教育。禹城市濼清河小學創意性開發富有地方特色的“1+”課程,學校自主研發了扎染、剪紙、活字印刷術、變廢為寶、手工編織等多門勞動教育課程。湖濱北路小學利用德城區當地社會資源,組織各年級學生開展春秋季研學活動。高年級學生走進盛堡啤酒小鎮,體驗從小麥種植到啤酒釀造的全過程。低年級學生走進黃河涯電大研學基地,體驗農作物種植、制作風箏、豆腐點化、傳統扎染等勞動技能。齊河縣第三中學與縣疾控中心聯合建設青少年健康教育基地,開辟中醫藥文化區,展示90余種中草藥標本,搭配健康教育智能一體機,實現中草藥3D展示。學生通過實踐和理論的結合,了解中醫藥知識中蘊含的深厚文化底蘊。
“我們將組建中小學校勞動教育發展共同體,常態化開展勞動教育,讓學生在勞動中提升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成長為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市教體局黨組成員、總督學吳海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