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今年以來,山東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發展動能持續增強,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12月20日起“閃電深1度”欄目連續推出“2023山東經濟‘四力’微觀察”系列報道,縷析山東經濟發展亮點,提振發展信心,匯聚發展力量。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0日訊
一份名單,讓我們看到山東建設高水平創新型省份的最新進度。
在不久前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中,山東綜合排名第11位,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規模居全國第5位,其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值比2012年顯著提升。這是山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又一階段性成果。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山東,全省上下緊緊抓住科技創新這個“牛鼻子”,從項目到平臺、從人才到企業,從標準建設到產業銜接,逐步構建起一套完善的科技創新制度體系,科技創新熱潮始終澎湃。
山東省政府新聞辦于今年9月舉行了一場發布會,首次發布了10項“山東好成果”。這其中,既有我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基于云架構的三維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也有熱電聯產效率高達92.55%的全球首款大功率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前者為國家核心基礎工業軟件發展按下“加速鍵”,后者則為化石能源和清潔能源的綠色高效利用提供技術支撐。
這一項項“山東好成果”,無論從科學價值、技術價值,還是社會價值、應用前景來看,都具有獨一無二的顯著優勢,必將為山東相關產業快速發展壯大注入強勁動力。而“山東好成果”的發布背后,也暗合了這一經濟大省打造全國重要的區域創新高地和科技創新策源地的迫切需求。
以科技創新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大勢所趨,也是高質量發展的迫切要求。山東通過增強源頭供給能力、加快開展重大關鍵共性技術和前沿技術研發、促進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等,牢牢抓住科技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推動其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
位于山東濱州的山東京韻泰博負碳科技有限公司,其技術研發團隊研發出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碳礦化CCUS技術,通過對二氧化碳和固廢的價值利用,制備出高強度、高固碳率的負碳材料。如今這項技術已實現就地轉化,總投資3.8億元的萬噸級二氧化碳直接利用工業實驗示范工廠每年能消納鋼渣、粉煤灰等大宗固廢16萬噸,捕集利用與封存二氧化碳6萬噸,年產400萬平方米負碳新材料。
今年以來,山東針對科技成果轉化渠道不夠暢通、技術供需信息不對稱等突出問題,靶向發力、精準施策,不斷提升科技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能力。今年前10個月,全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21.6%,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19.2%,同比提升2.6個百分點;其中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投資分別增長28.1%、26.4%。
科技創新成果只有走出實驗室、走上生產線,才能真正發揮價值。如今,山東智慧交通、精細化工、燃料電池、碳纖維等20個領域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化上均走在國內前列;數字經濟在2022年突破3.9萬億元,產業數字化指數和工業互聯網平臺等居全國首位;7個集群入選全國首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數量居全國第一;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更深、更高效……“科創之花”結出“產業之果”,是山東始終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持續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的生動縮影,同時也進一步證明,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為高質量發展安上新引擎,一定能為經濟穩增長注入更強新動能,重塑產業優勢。
科技引領未來,創新決定發展。根據《山東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山東力爭到2025年科教強省建設實現重大突破,科技創新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建成高水平創新型省份,形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目標既定,當孜孜矻矻。當全省上下皆以科技創新之“智”提升發展之“質”,創新活力奔涌的山東未來定然可期。
來源:閃電新聞
編輯:賀曉菲
責編:劉玉良
審校:梁義
主編:郭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