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齊河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
□記者劉臻 通訊員李祿超 馬強
從輸煤設備檢修工人到燃料部專家,從一線工人到“德州工匠”獲得者……自2007年進入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電廠以來,憑著勤奮與執著,王文成先后主持設備大修項目12項、創新改造項目18項,獲得各項成果及專利20多項,用實際行動唱響了新時代“咱們工人有力量”的最強音。
在德州,像王文成這樣的新時代優秀產業工人不斷涌現,僅今年就有200名市級勞動模范和“大德工匠”受到表彰。近年來,我市以打造適應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需求的勞動者大軍為目標,聚焦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四鏈融合,實現產業工人賦智賦能,加快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
思想引領 凝聚發展強大力量
“企業要想健康發展,黨建掌舵是核心。”德達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工會主席王玲對基層黨建有著深刻認識,集團成立初期,職工思想存在多元化傾向,為增強公司凝聚力、提升職工思想覺悟,集團黨支部針對職工思想狀況確立紅色教育、黨建領航目標,開展一系列黨史學習教育,全面提高職工思想素質。
德達集團營造的濃厚紅色氛圍,正是我市引導廣大產業工人聽黨話、跟黨走的真實寫照。
在“中國夢·勞動美”“勞動創造幸福”主題宣傳教育中,在“新時代最美職工”評選發布中,在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宣講、文藝演出、讀書演講等活動中,來自平凡崗位的勞模故事、勞動故事、工匠故事引發了職工共鳴,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情感和溫度,引導他們樹立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的理念,成長為高素質產業工人。
在齊河縣,占地4萬平方米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教育基地用272名先模人物事跡、34個優秀團隊工作成績、近3000件實物和視頻圖片,展現了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磅礴偉力。基地面向基層工會免費開放,已承辦活動近百場,接待全國各地團隊2000余次,直接服務職工群眾10萬余人次。“教育基地為新時代弘揚好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打造了‘齊魯樣板’,引導職工自覺踐行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凝聚起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力量。”市總工會黨組成員、市工人文化宮主任侯騫介紹。
搭建平臺 助力工人隊伍成長成才
“通過比賽,我學到了很多焊接技巧,感謝工會為我們搭建的成長平臺。”日前,在禹城市第十一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上,山東禹王生態食業有限公司的王道軍獲得了焊接技能一等獎。
我市聚焦重大戰略,通過競賽、培訓等載體搭建產業工人建功立業平臺,實現職工成長成才與產業高質量發展雙向賦能。依托“齊魯工惠”App,針對產業鏈325個工種開設“云講堂”“微課堂”,組織100名勞模工匠成立“送技入企”志愿服務隊,提供訂單式服務。組織開展市級及以上重點項目建設攻堅競賽,覆蓋全市91個重點項目,參與職工達2萬余名,選樹市級五一勞動標兵95名、市工人先鋒號104個。實施以賽代訓,連續組織九屆全市職工職業技能競賽,參賽職工達1.1萬人次。
“我市在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中,不僅注重技能提升,更注重平臺搭建,為每一位一線優秀產業工人提供更廣闊的發展平臺。”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朱秀彥表示。
程平是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德州電廠的“明星工匠”,他帶領團隊攻克20余項焊接技術難題,發明專利及實用新型專利9項,受理國際發明專利1項,發明的真空罩焊接工藝成功解決了焊接行業“卡脖子”難題,被推廣應用于我國深海探測、錠子焊接等領域,從學徒工成長為了“大國工匠”“齊魯大工匠”。
人才成長的背后,是我市提升工人技能水平、打造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的務實舉措。
我市不斷優化創新生態,增強產業工人創新意識、培養創新思維,激發來自一線的創新創造潛能。不斷優化培訓培養、選樹命名、獎勵激勵等政策體系,培養“德州工匠”,并增設“德州大工匠”。德州仁和恒豐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高技能教練王曉菲正是受益于這項政策,被評為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提名人選。
近年來,我市成立創新創效競賽工作委員會,出臺《德州市職工創新創效競賽活動激勵辦法》《德州市工匠工作室認定管理辦法》,培育各類創新工作室627個,參與職工20.5萬人次,取得創新成果3.2萬個。聯合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成立德州工匠學院,12個縣市區分別設立工匠學院,打造“統籌整合、上下貫通”的培訓格局。
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德州供電公司職工韓立奎領銜的工作室,11月獲評2023年度山東省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他將工作室的成立歸功于市里出臺的好政策。原來,市總工會和企業共同出資,動員勞模工匠“揭榜掛帥”,建設創新工作室,帶領一線職工進行技術交流、項目攻關。目前,全市已建成國家級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1家、國家級技能大師特色工作室2家、市齊魯技能大師特色工作站8個,省、市技師工作站83個,創建各類創新工作室627個。
加快改革 鋪就全面發展“康莊大道”
31歲的李同濤,是齊河縣晏北街道純李村人,中專畢業后就到縣城一家煉鋼廠當了一名爐前工。令他沒想到的是,如今獲得了免費上大學的機會,讓他覺得生活更有奔頭了。
李同濤是農民工免費上大學的受益者之一。這項由市總工會會同教育部門開展的農民工學歷提升行動計劃,今年已幫助了355名農民工免費上大學。
為產業工人鋪就體面勞動、舒心工作、全面發展的“康莊大道”,這是衡量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效果的重要指標。
——不斷提高產業工人地位待遇,激發產業工人隊伍活力。積極推動提升產業工人在各級黨組織和人大、政協、群團組織代表大會代表、委員會委員中的比例,市縣工會配備5名產業工人兼職副主席。今年,我市一線工人和企業技術人員在各級各類勞動模范和先進代表等評選中占比提升至71.1%。
——推動實現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實質性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在寧津美華工業有限公司,通過實行“五星級員工”技能晉升評價體系,將員工技能水平與薪酬等級掛鉤。泰山體育產業集團更是將職工創新創造、技能提升等納入集體合同,對在各級各類崗位技能競賽中獲得較好名次的,最高一次性獎勵2000元。
近年來,市總工會緊盯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重點群體,在全市開展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工會進萬家·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溫暖行動”服務月等活動,最大程度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吸引到工會中來。截至目前,全市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會員超過3.8萬人。
匠心引領創新,各行各業的產業工人用實際行動詮釋“勞動光榮、創造偉大”的真諦,德州產業工人隊伍進入成長成才的“快車道”。時代賦予產業工人以重任,也將賦予產業工人以榮光,讓產業工人心中有光、手上有勁、腳下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