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河北雄安新區從藍圖走向實景——牢記囑托、續寫春天故事之一
冬日的雄安新區銀裝素裹,啟動區建設工地上一派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場面。
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五環至六環段順利貫通。至此,京雄高速全線通車運營。從北京西南五環到雄安新區,駕車時間縮短到1小時。
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決策、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為雄安新區規劃建設領航指路、把脈定向。短短6年多時間,雄安新區從無到有、從藍圖到實景,一座高水平現代化城市正在拔地而起。
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雄安新區考察并主持召開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座談會時強調,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
近日,新華社記者在雄安新區采訪調研,從城市發展的許多細節中,感受這座“未來之城”加快改革創新步伐,把高標準規劃“藍圖”變成高質量發展“實景”的新脈動。
從一條“綠波”帶,看智慧城市新亮點
【總書記囑托】
要廣泛運用先進科學技術,著力加強科技創新能力建設,加大科技成果轉化力度,積極發展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把智能、綠色、創新打造成為雄安新區的亮麗名片。
【發展故事】上班途中一路暢行,這是很多城市居民夢寐以求的出行場景。在雄安新區容東片區,人們在努力讓夢想變成現實。中電信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大數據開發工程師張巖深有體會:每天上下班他都會走過的一條路上有十幾個紅綠燈,之前要停車六七次,“綠波”上線之后,最多停一次就可以了。
一條“綠波”帶,展現出智慧城市的嶄新圖景。“綠波帶”是雄安數字道路具體應用之一,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雄安努力打造不堵車的城市。
張巖是數字道路受益者,也是建設者。他所在的公司參與了容東數字道路建設,道路兩旁的“智慧燈桿”集合了信號燈、激光雷達及各類傳感器,可以通過計算車輛流量自動控制紅綠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并為無人駕駛、車路協同提供保障。
2023年3月20日,智能網聯巴士901線測試車在河北雄安新區容東片區道路上停靠。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當前,雄安智慧交通不斷拓展延伸:“5G+北斗”定位導航技術覆蓋容東片區超過20萬平方米的地下停車場;京雄高速建設了基于大數據的路網綜合管理系統,實現基礎設施和交通運行狀態實時智能監測,路面異常交通事件檢測縮短至30秒以內;雄安站打造的車站“智能大腦”實現旅客服務、調度指揮等一體化管理……
智慧城市涵蓋的豐富應用場景正為雄安新區科技融合創新提供豐厚土壤。數字技術,正讓雄安變得越來越“聰明”。
今年8月,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揭牌。近期入駐園區的北京彥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正加緊裝修辦公區。這家公司主要從事BIM(建筑信息模型)及CIM(城市信息模型)全流程服務,在簽約入駐中關村科技園前,已在雄安開展2年業務。
“‘地下一座城、地上一座城、云上一座城’正在雄安逐步成為現實。智慧城市、智能制造是未來的風口。”北京彥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雄安分公司總經理李彥鋒說,雄安正加快發展數字經濟,將給企業帶來很多發展機會。
雄安新區中關村科技園揭牌三個多月來,科技公司紛至沓來。截至目前,已有1600多家企業前來考察,120家重點企業展開對接洽談,30家企業入駐園區,一期項目企業入駐率達80%。
數字筑基,智慧打底。在中國城市建設史上,雄安首次全域實現數字城市與現實城市同步建設,在數字政府建設方面提供了“雄安方案”。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技術,數字身份、孿生城市、智慧建造等創新應用場景,正在雄安不斷“上新”。一座引領未來的智慧城市,正拔節生長。
從一只鳥一片林,看綠色發展新圖景
【總書記囑托】
要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綠色化、低碳化發展,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城市典范。
【發展故事】夕陽余暉灑在湖泊里,一艘小船破冰前行,于金黃蘆葦間忽隱忽現。
背著相機和望遠鏡,雄安新區安新縣白洋淀攝影家協會主席張學農正在白洋淀蘆葦蕩中“蹲守”被稱為“鳥中大熊貓”的青頭潛鴨。青頭潛鴨是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極危物種。
2018年,在白洋淀首次觀測到青頭潛鴨的蹤跡。2022年7月,在白洋淀首次觀測到青頭潛鴨育雛,證實這里已成為青頭潛鴨的繁殖地。2023年4月以來,安新縣自然資源局每月開展青頭潛鴨調查工作,單月最多時曾觀測到115只。
安新縣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趙克儉說,截至目前,白洋淀已觀測到野生鳥類269種,較新區設立之前增加了63種。野生魚類恢復至46種,較新區設立前增加了19種,指示物種中華鳑鲏全淀分布,淀區生物多樣性顯著提升。
生態根基是雄安永續發展最堅實的“底座”。九河下梢的白洋淀,是多條河流匯集之地。為了不讓污水流入白洋淀,河北按照全流域“一盤棋”治理思路,“控源、截污、治河”一體化推進,白洋淀經歷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系統性生態治理,淀區水質從2017年的劣Ⅴ類提升并連續三年穩定保持在Ⅲ類。
這是白洋淀風光(2023年4月7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牟宇 攝
先植綠、后建城。如今,雄安水質好了,森林也多了。“鳥類天堂”盛景再現、“千年秀林”拔地而起。
右手拎一把剪刀,左臂戴著“護林員”紅色袖章,容城縣仇小王村村民仇永清自2017年10月起,就在“千年秀林”9號地塊工作。
作為“千年秀林”的護林員,仇永清對這片親手栽植的林子特別有感情。“原來土里刨食渾身是土,現在出門有水有樹,空氣又好,非常有成就感和幸福感。”仇永清說。
從2017年11月13日“千年秀林”栽下第一棵樹起,雄安“千年秀林”工程累計造林47萬畝,郊野公園、悅容公園等一批高品質休閑設施投用,雄安森林覆蓋率由11%提高到34%。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雄安圖景”正在走來。
從一項服務新政,看創新創業新環境
【總書記囑托】
努力建設新功能、形成新形象、發展新產業、聚集新人才、構建新機制,使雄安新區成為新時代的創新高地和創業熱土。
【發展故事】容東片區華望城商品住宅項目今年開始銷售時,中鐵建設集團雄安發展有限公司員工閻富生成為第一批購房者。“與大城市相比,雄安商品房價格有優勢,精裝修住房均價每平方米約1.4萬元,住房配套政策也很完善。從小區到公司,開車耗時不到10分鐘。”帶著對雄安發展前景的信心,閻富生購房置業,扎根雄安。
商品住房實行現房銷售、精裝交付,“所見即所得,交房即交證”,購房者沒有風險;群眾可就近自助打印不動產權證,方便快捷;在教育、醫療、就業等公共服務領域,租房者與購房者“租售同權”,享受一樣的優質公共服務。
安居才能樂業。雄安“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住房制度和政策體系的創新,解了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單位員工的后顧之憂。
雄安新區住房管理中心主任陸長明介紹,目前,可滿足33萬疏解人員需求的住房配套設施陸續投用。雄安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政策與北京“同城化”,在北京繳存公積金的疏解人員,在雄安租房、購房可享受北京住房公積金服務。
購房者在河北雄安新區某項目售樓部查看沙盤(2月25日攝)。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今年,中央支持高標準高質量建設雄安新區的一攬子特殊支持政策出臺,為新區承接疏解和建設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疏解人員關心的住房、醫保、子女教育等問題,雄安都細化實化政策措施,予以政策保障。
北京支持雄安建設的雄安北海幼兒園、雄安史家胡同小學、北京四中雄安校區穩定運行,雄安宣武醫院一期項目開診運行。今年秋季,中鐵建河北雄安城市建設有限公司員工趙璨的兩名孩子進入雄安史家胡同小學上學。“學校有‘雙師課堂’,孩子們可以跟北京史家胡同小學同學們同上一堂課。”趙璨說。
創新政策和優質服務,讓雄安成為年輕人放下行囊、成就夢想的地方,也為疏解單位人員扎根雄安、安居樂業提供有力支撐。目前,央企已在雄安累計設立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200多家。新區引進院士及其他高端領軍人才12名、引進規劃建設重點領域人才100余名,選錄“雙一流”高校人才3000余名,新增各類創新創業人才2.5萬余名。
領銜記者:李鳳雙
文字記者:張濤、齊雷杰、劉桃熊、杜一方
出品:霍小光
監制:張曉松
策劃:王曙暉、初杭
編輯:初杭
新華社國內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