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實干擔當書寫強市建設的政協答卷
——德州市政協2023年工作綜述
□本報記者 董天力 本報通訊員 許曉夢
日月其邁,歲律更新。回首舊歲,奮進依然是不變的注腳。
翻看2023年的履職答卷,實干擔當、奮勇爭先、敢為善為,成為德州市政協工作的最美底色。
545件提案、4000多條社情民意信息、60多次協商監督活動、20多篇調研協商監督報告、500多處基層協商陣地、30多次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肯定性批示、11次省政協會議作大會發言、全省政協宣傳工作表現突出集體、全省政協優秀文史書刊一等作品數量第一、與省政協官微共建先進單位數量全省第一、全市機關黨支部書記“專業大比武”一等獎第一名、模范機關創建工作先進單位……
每一組數字、每一項榮譽,都浸透著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都飽含著對德州這片土地、對政協這項事業的無限熱愛與深情。
這一年,十五屆市政協常委會在中共德州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心聚力,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凝心鑄魂 堅定領航之力
堅定不移堅持黨對政協事業的領導,是市政協始終恪守的首要政治原則。
以理論武裝促進政治堅定。嚴格落實“第一議題”等制度,組織“貫徹二十大、奮進新德州”系列活動8項,通過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政協大講堂等,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了踐行“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扎實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按照“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總要求,統籌推進理論學習、調查研究、推動發展、檢視整改、建章立制,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上取得明顯成效。
以黨的建設強化政治引領。自覺在市委領導下開展工作,年度協商和民主監督計劃、市委常委領辦督辦重點提案等重要事項、重大問題均向市委請示報告。主動接受省委巡視監督,連續第5年在機關開展“廉政教育月”系列活動,建設廉潔文化長廊,梳理廉政風險點,制作“魚骨圖”,并上墻接受監督。繼續推行委員非公組織黨建工作專員制度,累計選派435名中共黨員委員到非中共黨員委員非公組織幫助開展黨建工作,有力推進了“兩個全覆蓋”;開展“紅色堡壘·服務先鋒”黨建品牌創優活動,11個縣市區政協全部創立黨建子品牌,形成了“1+11”的黨建品牌格局。
以任務解析優化政治生態。在大力推進政治思想生態、政治生活生態、政治作風生態、政治紀律生態、政治責任生態、政治隊伍生態“六個生態”建設的基礎上,抓住分析研判和成果運用等關鍵環節,將“六個生態”細化為“30個持續”建設內容,全部賦分評判,并列出10項負面清單,實行一票否決,同時明確加強黨支部政治生態建設的17項重點任務,制定實施意見,確定責任清單,從嚴從細落實,在全市政協系統營造了對黨忠誠、積極向上、干事創業、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匯智聚力 展現政協之為
黨委有號召,政協就有行動。市政協始終堅持黨委想什么、政協就議什么,政府抓什么、政協就幫什么,在服務全市發展大局中展現政協作為。
聚焦大事要事協商建言。圍繞建設“齊禹臨”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聯動區、打造中國北方對接東盟支點城市、建設特色體育名城、發展數字經濟、建設先進制造業強市、現代農業強市等大事要事,開展專題協商議政和調研視察,形成多項協商成果,其中,建設特色體育名城協商所提建議被充分吸收到了《關于推進特色體育名城建設“十項重點任務”的意見》中,被省政協評為2023年度市縣政協協商活動優秀典型案例。組織市縣政協主席會議成員,深入全市491家省市縣三級委員企業,開展“走進委員企業·解難助力發展”協商調研,市政府組織有關部門對委員反映比較集中的37個問題逐一列出清單,拿出解決方案,極大促進了發展環境的再優化。
聚焦重點難點民主監督。圍繞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消費中心城市建設等黨委、政府重大決策部署落實,社區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學前教育發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升、中心城區老舊小區改造等人民群眾關心關切,開展專題監督,許多意見建議得到采納落實。組織委員對市教體局等6個部門進行民主評議,促進了部門工作作風改進和服務效能提升。
聚焦政協協商和基層協商有機結合。全市建成“協商工作室”“協商工作站”“委員工作室”等基層協商陣地500余個。依托這些陣地,一大批促進基層經濟發展的大事和物業管理、垃圾分類、交通擁堵等群眾關注的身邊事,通過協商得到有效解決。打造“群眾需要·政協報到”服務品牌,開展“問心暖心知心同心”活動,通過實施10項具體行動,組織全市各級政協委員協助黨委政府做好解疑釋惑、扶弱濟困、收集民聲、化解矛盾等工作,全市累計走訪基層群眾2.8萬人次,推動各級黨委政府解決實際問題2200余個,開展社會公益服務120余次,累計捐款捐物價值800余萬元。
聚焦黨委部署凝心聚力。市政協主席會議成員高標準完成市委掛圖作戰指揮部、產業鏈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生態園林城市創建、招商引資、信訪維穩等重點任務。在市中心廣場大屏開設委員宣講平臺,組織引導委員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和影響力,講好德州改革發展故事,播放“講提案、話民生”等委員講談視頻37個。涵蓋全市8300余個自然村的大型文史叢書《記住鄉愁》已完成70余卷,出版《德州運河民生往事》,協助完成籌辦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德州)論壇,全年參與國家、省、市舉辦的德州文化活動及組織開展文史講堂進機關、進企業、進社區、進學校“四進”活動60余場。在全省政協優秀文史書刊評選中,我市獲評一等作品數量居全省第一,并在省政協文史工作座談會作典型發言。
提標創優 增強履職之效
沒有高標準,就沒有高質量。市政協以開展“履職質量提升年”活動為抓手,突出問題導向,強化質量標準,創新工作機制,不斷提高履職質效。
提升協商工作質量。深化“有事多商量·協商面對面”協商品牌,從線上、線下兩個維度推進平臺建設。制定《專題協商會工作規程》,對協商工作進行全流程規范。制定協商議政質量評價標準,形成評價、反饋、改進的工作閉環。
提升提案工作質量。完善提案培育、遴選與督辦等制度機制,扎實開展市委常委領辦督辦重點提案工作,開展“雙向評價”,推進提案建議成果有效轉化落實。一年來,共收到提案701件,立案545件,內容涉及經濟和社會發展各方面,所提建議已被采納和列入計劃準備采納的有529件。全省政協提案工作座談會在德州召開。我市提案辦理的做法被省政協印發通報,在全省推廣。
提升信息、宣傳和理論研究工作質量。重新修訂加強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意見,健全收集、整理、編報、反饋等工作機制,暢通向黨委政府反映信息的渠道,全年收集信息4129篇,向省政協上報770篇,采用159篇。深化大宣傳格局,搭建“一報一刊一臺一網一公號,一屏一端一堂一館一簡報”的“十個一”新聞傳播矩陣,在省級以上新聞媒體發稿300余篇。市政協和3個縣政協獲評“山東政協”微信公眾號共建先進單位,占全省總數的1/4。市政協在省政協理論研討會上作典型發言。
強基固本 夯實事業之基
市政協著眼為政協工作添動力、增活力,多措并舉強素質、樹形象,打牢政協事業長遠發展的履職基礎。
大力鍛造善于擔當的委員隊伍。抓學習培訓,舉辦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研討、政協委員專題培訓等班次,培訓委員270余名,提前三年實現政協委員培訓全覆蓋。打造“書香政協·履職興德”讀書品牌,連續7年組織“全民閱讀·委員先行”讀書活動,編印《書香政協成果錄》第七輯,圍繞“學習新思想,建功新時代”主題,組織線上讀書交流。抓活動平臺建設,拓展深化協商、聚識、讀書、宣傳、數字五大平臺,分別制定深化提升方案,明確提升什么、怎么提升。組織委員廣泛開展協商活動、界別活動、聚識活動、讀書活動等,讓委員動起來、聚起來。抓履職管理,對委員履職進行全過程記錄,評選表揚優秀政協委員,安排優秀委員外出培訓,激發了學榜樣、做榜樣的干事創業氛圍。
大力打造作風優良的模范機關。積極踐行“嚴真細實快”的工作作風,深化嚴明型、求真型、專精型、務實型、高效型“五型”機關和干部隊伍建設,統籌推進模范機關創建工作,爭做對黨忠誠、創先爭優、履職為民、服務發展、比學趕超的模范。通過創建,機關上下精神風貌明顯改善,服務效能明顯提升,形成了一條心干事業、一盤棋抓工作、一股勁促發展的生動局面,為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服務保障。2023年以來,共接待各級各部門參觀學習12批500余人次,機關建設得到一致好評。市政協機關被評為2022-2023年度模范機關創建工作先進單位,獲得全市機關黨支部書記“專業大比武”一等獎第一名,在2022年度全市高質量發展綜合績效考核中獲評一等等次。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揚鞭。2024年,市政協將以中共二十大精神為指引,全面貫徹市委十六屆五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穩扎穩打、苦干實干,努力拼搏、奮力爭先,不斷推動政協事業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德州實踐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