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高青
黃河岸邊品味"山東好品"
黃河大壩上,積雪尚未完全融化,擋不住大家"趕集""過節"的熱情。1月18日,位于黃河大壩淤背區的高青縣黃河樓廣場上,一大早就圍滿了來自附近村鎮的群眾。文創、非遺、美食、演出......一場文化氣息十足的"年味盛宴"拉開了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的序幕。
1月18日上午,在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淄博高青主會場啟動儀式上,市民游客在挑選特色年貨。(記者 唐曉寧 王鶴穎 通訊員 閆立軍 報道)
鑼鼓齊鳴,嗩吶吹奏,舞龍、舞獅、旱船、花轎、高蹺等民俗文藝表演紛紛登場。身穿民俗服裝的千人秧歌隊是一大亮點,他們由文化志愿者、職業學校學生組成,以秧歌隊舞蹈和隊形變化,展現山東人的厚道質樸和熱情好客。
"一千多人齊扭秧歌,大場面,太震撼了。"家住高青縣常家鎮蓑衣樊村的黃新海,一早便跟老伴兒一起來看節目、逛大集。
一桌團圓飯,奏響春節序曲。啟動儀式現場,既有高青大米熬出的熱粥,又有高苑大席的"湯碗""四大件",也有萬里黃河一桌好菜的糖醋鯉魚、肴雞,還有青城鎮的八大名小吃。富有當地特色的"山東好品",吸引不少人駐足品嘗、購買。
"我們高青黑牛,生長在北緯37°的黃金緯度線上,睡的是發酵軟床,聽的是輕音樂,夏天有空調,冬天保暖好,28個月養出一身好肉。歡迎大家品嘗!"高青縣委書記現場推介高青黑牛。現場烤制的高青黑牛排肉質鮮嫩,真空包裝的黑牛肉干方便攜帶,讓大家贊不絕口。
"用黃河水澆灌,在黃河邊栽種——我們這里產的旱稻五色全谷米,既保留了糙米的營養,又有粳米的細膩口感,又好吃又健康。"廣場一側的年貨大集上,來自高青縣田鎮街道平安村金田園合作社的彭玲,對著鏡頭熱情直播。不一會兒,就收到十幾單生意。
廣場周圍,富有當地特色的手造、文創展銷,年味十足。領一副春聯、看一場表演、買幾樣年貨,成為鄉親們趕集的"標準動作"。
胖胖的、憨憨的,通體中國紅,十分喜慶——黃河樓博物館內,淄博軟陶文創"龍龖龘"人氣高漲。與傳統印象里威武神氣的龍形象不同,"龍龖龘"只有手掌大小,呆萌氣十足。小蝦米軟陶藝術館負責人王枝捧著"龍龖龘"拜早年,"'龍龖龘'從創意設計到制作打磨為期兩個多月,龍鱗顏色采用中國紅,有'紅紅火火過大年'的氛圍。純手工制作,小鱗片都是一片片貼上去的,非常逼真。"王枝說,"龍龖龘"推出只有六天時間,但訂單已經加到3000個了。
黃河樓廣場上,高青縣手造非遺、巾幗好品、電商名品薈萃,從老味道到新感覺,既展示了地域特色和文化屬性,又烘托了濃濃的節日氛圍,讓人流連忘返。
菏澤單縣
在傳統與潮流中感受濃濃年味
大紅燈籠掛起來,喧天鑼鼓敲起來,喜慶的"福"字送起來,歡快的高蹺踩起來......1月18日,正值"臘八節",龍騰單縣年俗文化園熱鬧非凡,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菏澤單縣主會場啟動。
頭頂大紅燈籠,腳踏喜慶紅毯,由數百個紅燈籠搭建的長廊延伸至舞臺。舞臺一側,舞龍、舞獅、踩高蹺等傳統民俗節目齊上陣,群眾和游客近距離感受豐富多彩的年俗活動。
桿子一挑,拿著煙袋的撅老四被挑起來了,在4米多高的高空,他做著各種滑稽的動作,逗得圍觀群眾哈哈大笑。這是來自東明縣大屯鎮龍山集村撅老四演出隊在表演省級非遺項目——撅老四舞。
"在東明,只要一看撅老四舞,大家就知道要過年了。"演出隊的工作人員介紹,撅老四舞在菏澤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將民間舞蹈、民間音樂、雜技、戲曲等藝術融為一體,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和較強的娛樂功能,深受群眾喜愛。
一個三四歲的寶寶,穿著紅色漢服,看著撅老四舞,手舞足蹈,嘴里咿咿呀呀,引來游客紛紛拍照。"孩子對非遺表演很感興趣,看起來笑個不停。"孩子的父母開心地說。
"今天特地穿漢服過來,找到了小時候歡歡喜喜過大年的感覺。鄉村文化旅游節可以看非遺表演、展演,特別有過年的味道。"單縣市民張先生說。
在現場,一個個身著漢服的志愿者為群眾送上了熱氣騰騰的單縣羊肉湯。"臨近春節,喝上一碗羊肉湯,過年的味道更濃了。"單縣南關社區居民陳鵬鳴說,每年回家,單縣羊肉湯都是第一餐美食。
在非遺文創產品展示區,來自菏澤各縣區的非遺文創精品亮相。單縣剪紙縣級非遺傳承人姚紅,手持剪刀在紅紙上飛快游走,剪出的龍栩栩如生。她說:"剪紙在中國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技藝,我們要傳承好。龍年要到了,我把龍頭剪得突出一點,歡歡喜喜迎龍年。"
"在啟動儀式現場,我們同步設計了'龍騰單縣中國年'嘉年華,將潮流元素與菏澤本土傳統文化融合,設計了踩高蹺、跑旱船等表演以及曹縣漢服、東明糧畫、巨野工筆牡丹畫等非遺手造項目展示,打造了一個可看、可玩、可互動、可帶走的沉浸式文化體驗場景。讓群眾和游客切身感受熱騰騰的煙火氣和濃濃年味。"菏澤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鹿展說。
1月18日,青島啟動儀式在即墨古城舉辦,這是書法愛好者與外國留學生一起寫福字
1月18日,棗莊啟動儀式在滕州西崗鎮舉行。圖為演員進行傳統文化展演
聊城臨清
書法家現場揮墨送春聯
"龍騰一行青山上下左右 家家紅燈物華天寶 最是鄉村大年福增壽;鳳舞兩河春水南北西東 戶戶春聯人杰地靈 有此神州好戲占鰲頭",1月18日,在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聊城臨清主會場,100人將一副巨幅春聯高高舉起,場面十分壯觀。
春聯由顏真卿第44代后裔、女書法家顏安和多位聊城籍書法家現場共同完成。"先祖籍貫山東,我到了山東,就等于回到了老家。"顏安激動地說。
現場文化味兒濃厚,30位書法家現場題送春聯福字,提前準備好的500副春聯、500張福字不到一小時就送完了。
"咚咚咚......"伴隨著鑼鼓的震天響,數條長龍騰空而起,"龍鼓"表演開始了,迅速吸引不少群眾圍觀。
"龍鼓"是將龍燈和駕鼓兩種非遺文化融合在一起的表演。據省級非遺"臨清駕鼓"傳承人、臨清駕鼓隊長洪林介紹,臨清駕鼓由鼓、點鑼、篩鑼三種樂器組成,是一種鑼鼓打擊樂合奏的形式,節奏豐富多變,鼓聲洪亮威武。臨清駕鼓國家級非遺傳承人、77歲的洪玉卿老人也親自上陣,與兒子洪林同臺表演。
活動現場劃分7個專區,數黃河大集和年貨大集最熱鬧。臨清老趙莊鎮帶來了虎頭鞋、大花襖、花抱枕"三件套",康莊鎮榮國饅頭坊帶來了多彩花糕......
在文創展區,一個類似編鐘的物件吸引了記者的注意。輕輕敲擊,每塊磚上都發出不同的聲音。據介紹,這個樂器叫"磬",由臨清魏灣鎮特有的"蓮花土"燒制而成,也是臨清剛研發的文創產品。
美食街上,臨清特色捶雞面、宛家清真特色烤肉、臨清清真八大碗、什香面、清真羊肉燒麥等本地特色美食,吸引了不少人品嘗。一群在聊城做課題研究的北京大學學生,被臨清美食吸引過來。"回去以后,一定告訴同學們多來山東轉轉。"一位叫張譽文的女生說。
"臘八五福粥——開鍋嘍!"臺上工作人員喊了一句,臺下排隊的人立刻爆發出歡呼聲。兩口直徑1.6米的大鐵鍋,足足有五六百斤粥,香氣四溢。"8點就來了,就為喝上一碗福粥。"市民劉慶民說。人群中還擠進幾位外國友人,品嘗過后嘖嘖稱贊。
"過年來臨清,好吃又好玩!"火遍全網的鄂倫春族網紅"小虎"也來到了活動現場。他將沿運河鈔關到中洲古街巷、元運河,再到運河文化風情園、魏灣鎮李圈村紅色教育基地和魏家灣貢磚文化傳播展示基地,帶領網友粉絲現場感受"和合之美、美美與共"的繁華之景。
1月18日,東營啟動儀式在墾利區董集鎮楊廟社區舉行。游客被豐富多彩的文創產品吸引,用手機拍照
1月18日,泰安市岱岳區主會場啟動儀式上,舞龍表演吸引大批群眾
泰安岱岳
賀歲皮影戲讓人大飽眼福
"龍來了!龍騰虎躍慶新春!"伴隨著氣勢磅礴的唱腔、歡快急促的鑼鼓聲,2024春節山東鄉村文化旅游節泰安岱岳區主會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泰山皮影戲。
雖然已經年近八十,但是范正安眼不花、耳不聾、腰板兒挺直,聲音洪亮,一場演出下來,仍然精神抖擻。龍年將至,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泰山皮影戲傳承人,范正安特地融入龍年元素制作皮影,并結合時代特色新編唱詞,新創了龍年賀歲劇目。
"我感覺到老人的手都忙不過來了,很喜悅,有年味的感覺。仿佛又回到了童年。"今年50歲的李桂菊觀賞完后意猶未盡。在場的一位小朋友也表示很喜歡,"中國龍特別威風,那個'小人'斗它的時候,龍飛起來特別好玩。"
山東梆子劇團演員粉墨登場演繹精彩地方戲、新泰玉氏鴻葉旗袍的泰山刺繡吸引市民游客駐足......在泰安市組織的以"龍騰泰山·樂享非遺"為主題的非遺展演上,泰山皮影、山東梆子、泰山泥塑等代表性非遺項目及傳承人現場展演、展示、展銷,來自不同縣(市、區)、不同風格的非遺文創精品驚艷亮相,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多元化的文化藝術盛宴。
在非遺文創展區,"龍"元素滿滿。來自東平的泰山糖畫代表性傳承人張常勇現場制作了多個造型的糖畫龍。"泰山糖畫可玩可食,不僅是技術,更是文化。"張常勇說。泰山豆腐文化研究院的代表王小剛帶來了新推出的非遺文創產品"食敢當 泰山豆福干"。"'食敢當'代表的是保平安,'福'代表福氣,歡迎全國朋友來泰山品嘗豆腐。"王小剛說。
本屆鄉村文化旅游節,泰安民俗活動百花齊放,精心策劃了12個系列50余項重點活動,充分展現泰安好品好物、美景美食、文化文藝、風情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