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寓意著勃勃生機,蘊藏著無窮力量。
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全國兩會如約而至。住魯代表委員肩負使命、滿懷信心,共赴一場“春天的盛會”。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山東加快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推進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關鍵一年。聚焦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新篇章,住魯代表委員認真履職盡責、共謀發展,一份份議案提案、一項項意見建議,接地氣、冒熱氣,傳遞民情民意,凝聚智慧和力量。
近日,“新質生產力”成為從中央到地方部署經濟工作的關鍵詞,也是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的熱點。走進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公司,一輛輛正在裝配的動車組車廂整齊地排列在生產線上。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專家李文龍代表,忙著和工友們討論如何讓一項新完成的技能創新成果推廣得更好。
高鐵是中國制造的一張亮麗名片。從時速200公里到350公里,再到600公里,“中國速度”背后是一條艱辛的自主創新之路。李文龍參與了高速動車組以及高速磁浮交通系統的裝配制造,創新了多項工藝操作法,破解了一系列難題。
創新成果不斷取得突破,激勵著李文龍勤勉履職、扎實調研。“調研中,我明顯感覺到形成新質生產力必須靠創新,靠創新的技術、創新的人才。”李文龍說,今后還將繼續努力鉆研技藝,帶動團隊提升技能水平、攻關更多難題。
扎根生產一線20多年,豪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電火花科研小組組長王欽峰代表將關注目光放在了基層創新上。2023年,他參與的六軸聯動電火花成型機床、連續流化工裝備技術等項目都取得了新進展。在豪邁集團,“改善即是創新,人人皆可創新”理念深入人心。
“群眾的創新創造蘊含巨大的潛力和能量,關鍵是給足創新動力,形成創新濃厚氛圍。”王欽峰建議,應給失敗以充足的理解和寬容,消除創新失敗的風險和后顧之憂。“把金點子、好創意、好辦法轉化為破解難題、推動發展的‘金鑰匙’,讓創新創業的激情在齊魯大地競相迸發。”
耕海牧漁,逐夢深藍。在深遠海航行的“國信1號”養殖工船一年能養出3700噸魚。令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孫黎委員印象深刻的是,這樣一艘“巨無霸”,機械化、自動化設備處處皆是,從捕撈到加工全過程僅用時45分鐘。
“海洋是我們的寶庫,經略海洋為經濟發展注入澎湃動力。山東海洋資源豐富,新時期全面建設現代化海洋強省前景廣闊。”扎根科研一線30多年,常年在青島開展海洋生物學和水產養殖研究,孫黎見證了山東海洋漁業的日新月異。2023年,她多次調研海洋傳統產業質效提升,對山東做強現代海洋漁業充滿信心。
同樣關注海洋經濟發展的還有煙臺市市長鄭德雁代表。去年,全國首個海洋經濟開發區——長島“藍色糧倉”海洋經濟開發區落地煙臺。圍繞推動開發區快速起勢、全面建設,煙臺出臺了“飛地”產業園、海洋牧場“百箱計劃”、海水養殖保險等一攬子支持政策。
海上開發區是新鮮事物,可以借鑒的經驗不多,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推進。經過反復調研論證,鄭德雁發現,鏈式思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我們將構建從優質種苗、深海養殖到漁業裝備、精深加工、現代物流、文旅休閑等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的全產業鏈,打造現代漁業發展樣板區。”鄭德雁補充說,“煙臺還將把‘藍色糧倉’建設與長島國際零碳島建設緊密結合,為海洋強省建設打造新模式、作出新示范。”
集中開工重大項目、出省招商引資、加力提速工業經濟、大力提振消費市場……新春伊始,干事創業精氣神躍動齊魯大地,傳遞出經濟大省挑大梁的信心與擔當。鉚足勁、加油干,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成為住魯代表委員共同心聲。
推動高質量發展,產業是重中之重。近年來,泰安市強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強市戰略,確定了包括四大支柱產業、四大優勢產業和數字經濟等在內的“441X”現代產業體系。“我們將加力提速工業經濟,突出招大引強、做大培強,引進建設核心性、關鍵性項目,補齊關鍵鏈條,持續提高工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綜合競爭力。”泰安市市長李蘭祥代表說。
企業是經濟形勢的晴雨表。只有企業敢干,才能最大程度激發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借助全國兩會前的調研契機,德邁國際產業集團董事長施乾平委員走訪了多家企業,他發現,當前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企業經營發展面臨困難還比較多。
如何讓企業放開手腳、敢闖敢干?在施乾平看來,重點在于為各類經營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良好環境。為此,他建議有關部門多深入企業調研,引導企業家正確認識時與勢,辯證把握危和機,提振發展信心,讓企業敢干而不盲干,不斷增強發展韌性和活力。
群眾的心頭事,就是代表委員的關切事。帶領當地群眾共富的征程上,蘭陵縣卞莊街道代村黨委書記王傳喜委員時刻關注“三農”領域、關心鄉村振興。今年,王傳喜準備的提案以城鄉融合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等為重點。“我從調研和實際出發,提出強化片區共建、破解土地碎片化等建議,最終落腳點是解決農村集體經濟薄弱問題,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在推動鄉村振興中發揮積極作用。”他說。
迎著浩蕩東風,向著春天進發。住魯代表委員把更多基層熱盼、群眾呼聲帶上全國兩會,為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努力,共同書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大眾日報·大眾新聞客戶端記者 李子路 于新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