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觀中國)習近平今年兩會提及的“小故事”
中新社北京3月10日電 題:習近平今年兩會提及的“小故事”
中新社記者 黃鈺欽
今年全國兩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三次到團組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時常從自身經歷和感受談起。
談創新、聊文化、話生態……國家發展的宏大敘事濃縮在一個個娓娓道來的“小故事”中,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家國情懷和對治國理政的思考清晰呈現。
——“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
古往今來,一代代能工巧匠鑄就“工匠中國”。
面對江蘇代表團的巾幗電焊工,習近平以交通行業為例,回顧起新中國成立以來制造業自力更生的過程。新能源汽車、高速公路里程、高鐵、大飛機……撫今追昔,他感慨萬千:“這一想啊,真是無比自豪。”
從產業發展談到大國工匠,習近平說:“交通行業一步一步往前,走在國際的前頭,這里面很重要的就是工匠,光圖紙設計得好還不行,最后要落實到焊工手里,‘沒有金剛鉆,攬不了瓷器活’。”
當前,新質生產力成為中國的政經熱詞。但無論是傳統產業還是新興產業,大國工匠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歷史進程中都不可或缺。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否要忽視、放棄傳統產業?“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種模式。”習近平強調。
回望來時路,大國工匠是中華民族大廈的基石、棟梁。走好腳下路,“為”與“不為”是對未來的審慎思考。
——“我從小就愛看博物館”
“我從小就愛看博物館,小時候北京的博物館我差不多都看過了。”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習近平從自身經歷講起,回憶小時候騎自行車上學時的情景,北京古城墻讓他至今記憶猶新。
去年也是在江蘇代表團,習近平提出“人文經濟學”的重大命題。如何讓館藏文物從“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如何促進人文與經濟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這是一份沉甸甸的使命。
一個博物館就是一所大學校。博物館里,承載的是歷史記憶,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一道橋梁。
在這次審議中,習近平叮囑廣大文物工作者:“要把博物館事業搞好。博物館建設要更完善、更成體系,同時發揮好博物館的教育功能。”
見微知著。從博物館談起,背后是對賡續歷史文脈的深層考量——“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走向何方?”習近平思考良多,希望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多一些和博物館的深度接觸,進一步增強歷史感。
——“要看到我們是在往前走著”
2014年北京舉辦APEC會議時,那幾天天氣很好。“當時有人問,這是‘APEC藍’,能持久嗎?我回答他們,這并不是短暫的藍天,幾年后它將是永久的藍。”在參加政協聯組會時,習近平談及這些年的生態環境治理,回憶起這一段往事。
擁有天藍、地綠、水凈的美麗家園,是人們的樸素期待,也是中國的施政重點。聊起環保的話題,習近平特別回憶起小時候的北京城:“經常刮沙塵暴。春天戴口罩,摘下來一層灰。出門一天,家里地上一層土。那會兒不是PM2.5,是PM250!”
這番話,讓現場傳出一片會心的笑聲。
從歷史談到現實,從忍受“PM250”過渡到防治“PM2.5”,從大氣污染治理成效談到環境治理的方法論,習近平強調:“風物長宜放眼量。不要光在那兒批評、指手畫腳,而是真正行動,解決一點是一點。”
“只要看到我們是在往前走著,就要保持定力”,這是生態環境問題的解決之道,更是中國面向未來的前行姿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