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晨曉,男,漢族,1987年2月出生,中共黨員,山東慶云人,北京大學軟件工程專業碩士,北京大學博士在讀,南洋理工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訪問學者。現任山東未小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慶云縣未來學校黨支部書記、校長。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后,他依然放棄北京高薪工作,堅守著“為家鄉傳承科技教育薪火”的信念返鄉創業,致力于青少年人才的培養,以及科技創新教育基地建設,用心用愛帶領孩子們認識科技世界,走進科技世界。個人榮獲“2023年齊魯最美基層高校畢業生”“2022年德州市返鄉創業之星”“2021年度新時代德州最美青年”、中國火箭技術研究院科技發明創新獎二等獎、個人發明創新三等獎等榮譽。此外他還是德州市青年聯合會委員、科學技術界別工作委員會主任、北京大學青年CEO俱樂部理事,山東大學創業創業導師、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創新實踐大賽四星評委、國際水中機器人大賽裁判長。申報國內外專利6項,發表高水平論文2篇,指導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1個。他創辦的未來學校是山東省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青少年人工智能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國際機器人創客聯盟的實訓基地,同時未來學校被評為新型智慧城市優秀案例。
一、初心如罄,信念堅定放棄百萬年薪返鄉創業
2016年3月,紀晨曉從北京大學畢業,取得軟件工程碩士學位。畢業前夕,他與京東金融簽訂了就業協議,任高級算法工程師,負責金融風控數學建模和風險策略相關工作。2017年11月,智融集團開出近百萬年薪,挖他到公司出任資深算法工程師、風控策略負責人,然而豐厚的薪水和具有挑戰性的工作也沒有留住他回鄉創業的步伐,原來他一直有回生根處深耕的想法。他常說,慶云這片土地,承載了他兒時所有的歡樂和夢想,也把鄉愁種在了心坎上。他想通過回鄉創業,為家鄉的科教發展搭建平臺,為家鄉的孩子們提供更多接觸先進科技的機會,將科技創新的種子播種在家鄉孩子們的心底。每次回鄉,家鄉的孩子常常問他:“什么是人工智能”“什么是元宇宙”“我們真的可以和虛擬人物對話嗎”?他說,從孩子們的眼睛里可以看得出,家鄉的孩子對最新的科技知識,有著比城市里的孩子更加強烈的渴望。從那時起,他的鄉愁就變成了一種責任感,一種油然而生的“信念”:“我要回故鄉,要為這里的孩子做些什么,要為生我養我的這片土地,做些什么!”秉承著這樣的信念,紀晨曉開始了他的創業之路,并把第一個校區設在了家鄉——慶云。2020年12月,紀晨曉拿出五年的積蓄,創辦了慶云縣未來學校。在這所學校里,孩子們不僅可以接觸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科技,還能走進多元化的沉浸式課堂,這所學校的愿景,就是為孩子們埋下科技創新的種子,引導他們立志成為科學家,長大后為國家解決科技上的“卡脖子”問題,然而,在縣城里搞人工智能教育,一開始并不被大多數人認可。學校創辦之初,他整天發傳單、寫教案、搞研發、做宣傳,忙的顧不上吃飯,可換回來的確實少數人的流言蜚語,那時,是孩子們上課時渴望而認真的眼神,是教育部支持科創教育的政策,讓他有了堅持下去的勇氣。
二、知行合一,以信為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20年,紀晨曉成立山東未小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未來學校為載體,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等高科技行業,為家鄉孩子們帶來前沿科技知識的學習和體驗機會。同時引入北大等高校優質資源,以“北大共建”為特色,以“孵化每一個夢想”為愿景,以“培養興趣、彰顯個性、挖掘潛能、提高素質”為學生培養目標,以推進家鄉青少年科普教育發展工作為信念,助力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為國家培養科技人才、復合型人才。為適應創新人才培養需求,依托人工智能搭建新型學習空間,紀晨曉提出以賽促學,以賽促用的人才培養方式。他組織學生參與世界機器人大賽、藍橋杯大賽等教育部白名單賽事,帶領學生斬獲百余項國家級獎項,為家鄉青少年提供了展示自我、與全國各地選手同臺競技的機會。他常說:“教育不是灌輸,而是點燃”。他以堅定執著的奉獻與拼搏,點燃孩子心中的科技火焰,讓孩子們的從最初對科學知識一知半解的懵懂兒童,通過一站式人工智能培養體系的學習鍛煉,成長為能獨立參與國家白名單賽事的優秀少年,在各大賽事、科技平臺中嶄露頭角、競逐榮譽,爭當科技潮頭的弄潮兒。他說是家長們一行行信任感激的話語,是孩子們一次次堅定的牽手與擁抱,讓他看到了堅持科學教育的真正意義和希望,也更加堅定了做好科技教育的信念。公司運營至今,紀晨曉組建多支科普隊服務社會大眾,由共青團德州市委牽頭,與德州市青少年宮共建德州市少年科學院,開展公益科普及研學服務;此外,紀晨曉帶領團隊承辦了慶云縣科技節、機器人運動會等大型公益科普活動、組織開展中小學科技研學活動、科技活動進社區、科普進校園、流動科普等多類科普活動近800余次(場),服務中小學生、社會大眾10萬余人(次)。三、握指成拳,信心百倍繪就家鄉美麗畫卷“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紀晨曉深知想要建設好家鄉僅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2021年他創建了自己的研發團隊,研發了教育機器人、賽事機器人產品,并成功推廣應用。2021年5月,他又聯合了眾多慶云籍的優秀人才,共同創辦了慶云創新創業平臺,大量年輕人的加入,使得慶云縣變得更加有青春活力了,科技教育的薪火在家鄉傳承。為了促進家鄉科技和智慧教育產業發展,在紀晨曉的推動下,北京大學與慶云縣人民政府達成建立北京大學(慶云)智慧教育產業協同創新中心的意向;建設智慧教育+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和創新創業雙創基地,吸引北京大學、中科院、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和博士的科研成果于基地落地,促進優質科技項目在德州落地投產,吸引在外人才回鄉發展。同時依托北京大學,成立智庫和人才庫,德州的要素保障,與德州職業技術學院、慶云職業中專學校協同創新發展,共同建立智慧教育和人工智能產業基地,助力家鄉“雙招雙引”工作。他以國家需求錨定人生理想,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獻給家鄉”的責任擔當。好事盡從難處得,少年無向易中輕,紀晨曉始終牢記“孵化每一個夢想”的初心信念,用心用愛帶領孩子們認識科技世界,走進科技世界,創造和改變科技世界,立志與時代同頻共振,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承壓奮進,用時間的力量推動家鄉科技與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他將經歷中的骨氣、志氣,歸來后的元氣,銳氣養成了浩然之氣,做成了陽光下最有意義的工作,同孩子們一起,舉起五星紅旗下科技教育不滅的薪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