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鳴宇 通訊員李海燕 王志浩
2月19日召開的全市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暨優化營商環境大會,對“持續優化投資環境”作出明確部署,要求全市上下著力完善要素保障機制,擴大民營經濟投資,用好金融政策,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023年,我市在全省首創重點金融服務企業工作制度(簡稱“金服制度”),組織政銀企對接活動,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支持民營經濟力度。通過各項措施同向發力,我市全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量創歷史新高,實現839.77億元,同比多增104.74億元;各項貸款增量創歷史新高,全年新增貸款476.39億元,同比多增76.19億元。
推行“金服制度”,解決企業融資難題
3月19日,夏津縣新時棉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一派繁忙景象。然而就在去年,該公司因資金周轉困難,生產經營一度受到影響。就在一籌莫展時,企業知悉了我市“金服制度”,及時通過“金服大廳”平臺發布了融資需求,僅用3天時間,德州銀行就為其放貸600萬元。
“金服制度”推動企業融資工作由個別協調、個別解決向規范化、制度化解決轉變,促進金融資源“能投快投、應投盡投、難投講清”。根據融資需求將企業分為能投類、應投類、難投類三種,進行精準施策。能投類,建立金融服務綠色通道,實現“能投快投”;應投類,組織“公共評審”,協調國有融資擔保公司擔保增信,實現“應投盡投”;難投類,幫助企業找出問題癥結、明確發展方向,實現“難投講清”。
同時,我市還開發了線上平臺“金服大廳”,集金融政策推介展示、金企融資高效對接等功能于一體。“企業通過‘金服大廳’發布融資需求,金融機構‘搶單’,通過多輪匹配使融資需求得到充分響應。目前已促進302家企業融資44.7億元。”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孫洪魁介紹。
德州理工職業學院項目去年因存在資金缺口,導致建設進度滯后。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了解情況后,將項目融資難題列入“投融資局長行長接待日”重點攻關,經多方協調,多家銀行共同為項目辦理銀團貸款業務,批復授信4.8億元,保障了項目建設順利推進?!巴度谫Y局長行長接待日”工作機制是“金服制度”的組成部分,市地方金融監管局聯合部分銀行主要負責人定期接待來訪企業代表,“一站式”紓困解難。目前,共受理43家企業融資需求,累計為企業解決融資30.8億元。
在“金服制度”加持下,2023年全市各項貸款余額3779.6億元,同比增長14.4%?!敖衲?,我們將融資服務重點由事后統計分析前置為事前謀劃設計、事中調度協調,實現‘動態掌握有效需求、高效推動金企銜接、及時協調融資困難’,實現‘金服制度’的深化和優化?!睂O洪魁說。
打造輔導組織架構,助推金融資源高效集聚
位于天衢新區的山東明智超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綜合技術創新型企業,2023年計劃新增1000萬元的模房設備,因缺少抵押物,難以獲得銀行貸款。
天衢新區財政金融部了解情況后,邀請多家銀行高管到明智公司調研考察。經過綜合評估,德州農商銀行為企業推薦了純信用、無抵押、政府貼息的“科技成果轉化貸”金融產品,僅用5天時間,就為企業發放貸款980萬元。“多虧了金融輔導專班的幫助,解決了融資難題,讓公司有了長足發展。”3月10日,明智公司負責人表示。我市積極打造金融高管、金融輔導隊、金融服務專員、金融管家、金融宣導隊、金融督導組“六位一體”金融輔導組織架構,聚焦重點項目、民營企業、產業鏈條、場景園區,推動金融資源高效流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幫助企業解決融資難、降低融資成本。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在全省首創“雙線工作法”,要求縣級以上領導干部抓分工業務線的同時,各包保3個縣市區金融工作線,組織市級行長縣域行、金融輔導見面會等對接活動110余場,協調解決金融投放“卡脖子”問題。創新“金融輔導1分鐘”工作品牌,制作56期1分鐘圖文宣傳視頻,將內容傳送至5000余家被輔導企業。創新重點走訪、自主走訪、督導落實“三級聯動”走訪模式,截至2023年末,共走訪1536家企業,累計為企業融資600.9億元。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把握國家資本市場全面改革機遇,探索實施“五重點工作法”,強力推動上市工作。2023年全市新增上市審核企業1家、上市輔導企業2家、掛牌企業78家;新增直接融資85.98億元,同比增長30.06%。
擦亮“厚德興才”品牌,建設年輕人喜歡的城市
“活動收獲非常大,回學校后,我要多宣傳德州的政策和變化,爭取更多校友來家鄉工作。”首都師范大學2024屆碩士研究生張唯寶說。1月17日,“青春逐夢樂業州城”德州市“高校學子看家鄉”活動舉辦,來自首都師范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的德州籍學子30余人參加,畢業回家就業創業是大家關注的話題。
實現人才保障是完善要素保障的重中之重,不僅要做到人才“引得來”,更要做到人才“留得住”“用得好”。為此,我市搭建校企對接平臺,推動人才政策向民營企業傾斜,統籌實施產業納才、活動招才、平臺攬才等“十策良方”,開展“德州千企百校行”“學子家鄉行”等招引活動532場,在17所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帶領2733家企業走進105所高校招才引智。去年,全市共引進青年人才3.5萬人,同比增長10%。
留不留得住人才,關鍵在配套服務。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四級”人才服務專員制度,發放“山東惠才卡”“德州惠才卡”631張,人才可享受醫療保健、交通出行、休閑旅游等24項綠色通道服務。打造“360人才服務驛站”品牌,成立“德州人才之家”和高層次人才服務聯盟,創新“人才服務合伙人”模式,為各類人才在德州奮斗筑基搭臺。
“我們將以打造年輕人喜歡的城市為目標,全面推進引才再提質、培育再提效、服務再提優、落實再提速?!笔形M織部副部長、市人社局局長郭洪霞表示,2024年,我市將持續實施“青年人才集聚齊魯行動計劃”和“三年十萬大學生興德計劃”,延展青年人才政策支持、事業平臺等工作鏈條,實施“一體化”全覆蓋服務、“一對一”個性化服務,擦亮“厚德興才”服務品牌,讓人才在德州更省心、更暖心、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