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胥愛珍 高紅巖
4月8日早晨6點34分,寧樹林搭上北京南站開出的G2551次列車,經過1小時27分的車程,8點01分到達德州東站。下車后,他乘坐出租車來到位于德城區二屯鎮的北京機科國創輕量化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德州分公司(以下簡稱“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這是他工作的地方。
安家在北京,工作在德州,每周一個往返,寧樹林的雙城生活,記錄著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印記。
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座談會,明確將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國家戰略。2015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德州被賦予“一區四基地”的功能定位,成為山東省唯一一個列入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的城市。2019年5月,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成立,這是一家主要生產復合材料產品生產線的企業。
2021年5月,寧樹林來到德州,任職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總經理助理。“德州的區位交通優勢明顯,復合材料產業有一定的基礎。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戰略背景下,德州市搶抓機遇,還把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寫進了市政府工作報告,用足好政策,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項目。”寧樹林說。
今年53歲的寧樹林,內蒙古人,大學學習的機械制造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后按照分配,到北京工作安家。寧樹林從事復合材料行業已有10多年,來到德州后,他的工作重心從研發轉移到開拓和維護市場上來。
“我現在的角色像一個瞭望者,發現市場上的需求,反饋給北京公司做研發,包括材料配方配比、電腦制圖、模擬驗證。德州分公司有展廳、中試車間、產業化基地,負責組裝、試驗、發貨、售后服務等。”寧樹林說。
研發在北京,轉化在德州,一條“生產線”橫跨北京與德州。
每隔一段時間,寧樹林就會來到位于德州的山東雙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雙一科技”)進行技術輔導。2019年,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批生產線——在線模壓生產線,就在雙一科技得到應用,用于生產電動汽車前端支架、底護板、電池殼體等。
“我們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線技術成熟后,在德州分公司落地,德州企業近水樓臺先得月,許多先進裝備能夠第一時間運用。”寧樹林說。
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成立以來,已經推出在線補強模壓裝備、濕法模壓裝備、模注一體裝備等生產線25條,填補國內空白。寧樹林介紹:“一直以來,復合材料領域的生產線被國外企業壟斷,國外生產線價格貴不說,只要設備出現故障,維修費用昂貴且服務不及時。我們要做的就是沖破國外封鎖,把卡脖子的手指一根一根掰開。”
在寧樹林的工作當中,出差占據著重要部分。他說:“立足德州,服務全國,我們與200多家企業有著緊密的合作,可以說,我的腳步遍布全國各地。”
在德州,寧樹林住的是人才公寓。“兩室兩廳一廚一衛,居住環境非常好。”寧樹林說。
說到德州對人才的重視,寧樹林講了一段故事。原來,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不是獨立法人企業,按照規定無法享受德州的人才優惠政策。2021年初到德州時,寧樹林面臨去哪兒租房的窘境。“像我這樣的情況,在德州不少。”寧樹林回憶。
對此,德州市相關部門推出“人才破格權”,讓“寧樹林們”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政策補貼。“這個政策讓我們這些初到德州的外地人感受到了家一樣的溫暖,也切實體會到德州惜才、愛才、護才的真心實意。”寧樹林說。
如今,寧樹林早已適應了德州的工作生活。“這里沒有太高的生活成本,每天我從人才公寓出發,開車20多分鐘就能到公司。閑暇時間,我還去長河公園、市體育公園跑一跑、走一走。”寧樹林笑著說,“在德州生活很舒適。”
去年12月,福建易安特公司正式落地德州,這家主營建筑模板的企業,是寧樹林全程參與、成功招引的第一家企業。
眼下,位于德城區的復合材料垂直生態產業園正在加緊建設當中,這是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與德州相關政府部門共同建立的。“去年8月,我們發起成立了全國復合材料垂直生態人才聯盟,秘書處就設在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未來,我們將利用輕量化院德州分公司在行業內的影響力,吸引更多人才和上下游企業來德州,放大產業集聚效應。”寧樹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