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峰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命令丞相李斯把那塊著名的“和氏璧”雕琢成一枚四寸見方的玉璽,篆書“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并命咸陽玉工孫壽將這八個字刻上去,這就是“傳國玉璽”,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從此,歷代封建帝王都視其為國之重器,認為誰得到它,誰就是真正的真龍天子,都瘋狂地要得到這塊石頭,以證明自己的合法天子地位。明代就有幾個關于這塊石頭的故事,并且還跟德州人有關。
第一次是發生在明朝初年,朱元璋剛立國,就立即依據民間“玉璽被元朝皇帝帶走”的傳說,派大將徐達、常遇春征討北元,想搶回它。結果打了幾年仗,勝是勝了,但玉璽沒撈到。沒辦法,他只好自己刻了一方。但這畢竟不是秦始皇刻的那一枚啊,所以朱元璋心心念念一直不死心。洪武二十五年(1392),朱元璋要“訪求通曉歷數,數往知來,試無不驗者”,即想找些精通陰陽歷數的人幫他繼續尋找,還許諾“必封侯,食祿千五百石”。他這一舉動,立即遭到了一干臣子的反對,其中就包括一個國子監的學生,叫周敬心。這個周敬心,正史上只說是山東人,卻沒有明確記載是山東哪里人,有野史說他是德州人。周敬心洋洋灑灑寫了篇3000多字的文章,諷諫朱元璋放棄尋找玉璽這一荒唐行為。他說“國祚長短,在德厚薄非歷數之可定”,國家是不是長久,跟塊玉石頭根本沒關系,而是要看皇帝是不是能行“仁”政。你看人家堯舜禹時,也沒有什么玉璽,可就數這三代時間最長。不僅如此,他還翻了朱元璋的舊賬,批評他“為取寶使兵革數動,軍民困苦,是忽真正之大寶而易無用之小寶也”。
周敬心這下可算是惹惱了朱元璋,估計史書上再無周敬心的記載跟這事兒不無關系。
第二次是約明弘治初年,周敬心這事兒又被一位大臣翻了出來,這就是江蘇人陸容,也就是《菽園雜記》的作者,他在書中把這件事又重新說了一遍,并大贊周敬心是“無官守無言責而能直言,如此何其壯哉不可泯也。”
第三次是在明末天啟年間(1605-1627),這次是“真”出了塊“傳國玉璽”。民國版《德縣志》里有一篇文章,叫作《報玉璽疏》,是時任河南巡撫的德州人程紹寫的。他在疏中說漳河里出了一塊“玉璽”,人們紛紛傳說,這就是秦始皇刻的那枚。可是,我(程紹)“諦觀審視,方棱無缺,依然全璧,聞璽至漢平世已缺一角,知此斷非秦璽……應是數百年舊物。”他首先就否定了這塊玉璽,同時他說鄒元標等正直名臣才是國家寶貝,希望皇上要重用他們,一塊不知真假的玉實在是算不上什么。可他推薦的這些人才,恰恰是皇帝寵信的宦官魏忠賢的政敵,程紹理所當然遭到了魏忠賢的忌恨,被排擠回老家了。
此后,不到40年,明朝便滅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