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行走先行區 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濟南、淄博、濰坊、青島、煙臺、威海等市,集中展現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山東成果。
在濟南,舜豐生物用“基因剪刀”打破農業的“天花板”;在濰坊,天瑞重工以磁懸浮動力裝備為高質量發展打造綠色引擎;在青島,海信用全球首款可折疊激光電視引領未來智慧生活;在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讓碳纖維有了“中國制造”……
從內陸城市到沿海城市,從高新技術企業到全國重點實驗室和創新平臺,齊魯大地每一個角落都在因地制宜向“新”而行,用科技創新為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
2022年,國務院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使命,為山東錨定一個全新的時代坐標。飽含“綠色含金量”的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時代課題之一是把科技創新能力有效轉化為新質生產力。一個個持續升級的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一片片拔地而起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形成發展“強磁場”,一個個原創性、引領性技術助推科技自立自強,匯聚成山東以科技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的生動注腳。
新賽道,產業端雙向發力
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走好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為山東打開了傳統產業轉型向“綠”,新興產業升級向“綠”的嶄新局面。
山東作為全國工業門類最齊全、結構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工業化數字化融合是產業結構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放眼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實踐,以浪潮云洲、海爾卡奧斯為代表的工業互聯網平臺,正滲透到各行各業,讓傳統工廠煥發新生機。
在位于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海爾中德智慧園區,經過卡奧斯COSMOPlat賦能,該園區實現能源綜合利用效率高達80%以上,年二氧化碳的減排量約3.22萬噸,成為全球首個碳中和“燈塔基地”。
傳統產業與大數據技術融合,是一場工業發展的變革性碰撞。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產業生態體系加速構建,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為擦亮工業經濟的“山東名片”催生更多新發展動能。
要想“長新芽”,需先“修老樹”。在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的展廳內,磁懸浮真空泵、磁懸浮空壓機、磁懸浮鼓風機等新型動力裝備與傳統動力裝備并排擺放,旁邊標識的“平均節電30%”字樣,凸顯出磁懸浮節能技術的降耗成效。
用新興技術幫高耗能企業做“減法”是山東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縮影,而目光長遠的山東也在搶抓先行區建設機遇,培育濟南空天信息、青島人工智能、煙臺東方航天港等未來產業集群。
2023年,山東“四新”經濟投資增長11.1%、占比超過57%,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超51%、同比提升超3個百分點。從“粗、黑、重”到“高、精、尖”,這些生動詳實的案例與樣本,無不折射出山東科技創新的活力以及經濟發展各類有利條件加速集聚的現實。
新動能,攻關前沿硬科技
科技創新是山東在先行區建設道路上最鮮明的“氣質”。2023年,山東組織實施110項重大技術攻關任務,在超算互聯、畫質芯片、植物基因編輯等領域取得一批標志性成果,工業母機、碳纖維、合成橡膠等國產替代實現突破。
一路行進,與這些既“高精尖”又“接地氣”的重量級科技成果的近距離接觸,讓人們更加讀懂山東高質量發展的新水平、新趨勢:
走進濟南二機床生產車間,這里自主研發的新能源汽車一體式壓鑄零件高速、高效加工及緊固件裝配生產線,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制造領域的自主可控提供設備保障。
在位于淄博的中材高新氮化物陶瓷有限公司,集中資源力量開展技術攻關,企業貫通了高性能氮化硅陶瓷材料中試生產線,產品性能達到國際標準Ⅰ級材料水平。
來到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國產碳纖維接連打破“產品、技術、裝備”方面的三重封鎖,為航空航天和國民經濟高技術領域急需的碳纖維提供強大技術和條件支持。
核心技術是等不來、買不來、要不來的。眾多魯企領頭雁創新求索不斷匯聚科技自立自強的力量,推動越來越多的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山東今年將實施100項省級重大科技項目,其中由企業牽頭承擔的比例不低于90%。同時,還要重組200個以上省重點實驗室,由企業承擔的比重達到75%左右。讓企業在科技創新當中站“C位”、唱主角,山東的一系列行動必將加快推動“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新環境,集聚優勢顯身手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讓企業心無旁騖創新創造需要一個對創新鼓勵支持的大環境。產業園區作為轉變發展方式和調整經濟結構的重要引擎,是培育和發展新興產業的核心載體,是實現創新驅動和高質量發展的先行區域。
在山東,各類產業園區不是將企業“大雜燴”式簡單聚攏,而是通過延鏈、補鏈、強鏈,營造良好的產業生態,使得產業與城市形成互促互融的良好局面。
來到青島人工智能產業園,一排排閃爍著燈光的機柜涌動著澎湃的算力,支持海洋大模型完成強對流臨近預報,賦能家電大模型進行自然對話交互。目前,這里擁有國創家電中心、中科曙光及歌爾微電子3家鏈主企業,以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2023年,產業園的產業規模達到170億元。
為助力園區發展,青島市嶗山區制定出臺了市區一體化人工智能產業園發展若干政策、配套實施細則,啟動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人才地圖,并通過招商推介、對接洽談等不斷提升青島市人工智能產業園吸引力。
從基礎設施到人才資源配合的體系是支撐產業園發展的關鍵。在離青島不遠的海陽市,總投資1.5億元的東方航天港航天人才公寓已投入使用,公寓主要用于航天人才配套居住,未來還將依此落實“青年優居計劃”,打造“優徠青春社區”項目,讓該項目成為青年長期住房租賃的主要選擇。
哪里創新土壤肥沃,哪里就能育得高質量發展累累碩果。打通從科技強到企業強、產業強、經濟強的通道,通過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才能厚積薄發、掌握主動。
一組組亮眼數據,一件件鮮活事例,讓我們看到堅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山東有大膽探索的先行者,有敢為人先的首創者,有善作善成的擔當者。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集聚這些優勢力量,必將讓山東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邏輯更清晰、脈動更強勁!(文/張藝凡 張童童 李想 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