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鄧靜 本報通訊員 孫立 孫艷
“要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提高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能力”……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為德州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們將深刻領會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鄉村振興的重要指示,堅定扛牢糧食安全、食品名市、城鄉融合三面大旗,為高水平建設‘齊魯糧倉’貢獻德州力量,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孫豐勇表示。
穩步推進糧食高產創建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強調,山東是農業大省、糧食大省,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責任重大。德州是全國重要的糧食主產區,建成全國首個百萬畝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糧食產量超過全國的1%,單產居全省第一位。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德州責無旁貸。
6月6日,我市843.4萬畝小麥開機收獲。農技專家表示,今年小麥平均穗粒數比上年略有減少,但畝穗數、千粒重均有增加,畝產量較上年增加約9公斤。
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出路在科技。我市高產創建的“升級版”——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始終堅持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向耕地要糧、向科技要糧。
“圍繞優模式、推技術、提單產,我們做到‘六個集成管理’,推動核心區、輻射區、帶動區協同聯動、全面提升,確保全年糧食面積穩定在1600萬畝以上、糧食總產150億斤以上,力爭核心區128萬畝全部實現‘噸半糧’創建目標,輻射帶動600萬畝糧田大面積均衡增產。”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韓立軍說。
整齊的麥田一望無際,每200至300畝便是一個大方田,田間道路寬闊平坦,溝渠縱橫相連,防護林高大整齊。麥收時節,在我市“噸半糧”產能創建示范區,這樣的高標準農田隨處可見。禹城市倫鎮郎屯村歷經兩輪高標準農田改造,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極大改善。該村村民柴志剛說:“糧田變良田,糧食高產穩產更有底氣。在老百姓眼里,糧田就是‘淘金田’,人人搶著種。”
今年,我市將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110萬畝,全力守護“齊魯糧倉”。
建園區強品牌興產業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積極發展鄉村特色產業和農產品加工業,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
近年來,立足打造京津冀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依托地方特色產業資源,我市在強鏈延鏈展鏈上攻堅突破,打造食品名市。“德州農產品種類多、數量大、質量優,我們要努力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建設中央廚房。”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趙光濤表示。
打造食品名市,我市全力建園區、強品牌、興產業。
日前,在中國(德州)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山東鄉村振興實踐研究院、同福集團、京東數智物流園等項目正有序推進。以中國(德州)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為依托,我市全力打造食品產業的新高地、食品科技創新的試驗田、食品領域對外開放的橋頭堡、食品智造的先行區。聚焦園區擴容提質,德州市先后赴京津冀等地招商洽談,引進了一批優質食品加工項目。
德州市振興鄉村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杜文陸說:“目前,園區已初步形成集聚效應,我們力爭明年打造百億級食品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讓產業園形成產業生態圈。”
5月29日,我市50家企業參展“魯渝協作”2024中國(青島)國際辣椒及調味料交易博覽會,德州扒雞、楊安調味品、保店驢肉等多個“德州味”品牌亮相。
有標準、有品牌、有保障,運行3年來,越來越多的“德州味”走上消費者的餐桌。借力展會、推介會等多種形式,“德州味”也頻頻走出德州,給德州食品加工產業帶來更多機遇。
下一步,我市將高點定位提品質,完善“1+12+N”品牌體系。向上延伸產業鏈,帶動優質農產品生產;向下延伸產業鏈,做好深加工,讓農業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市場優勢。“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為我們發展現代農業指明了方向。我們要對標對表總書記重要指示,真抓實干,大力發展農業產業,不斷拓寬村集體和農民增收渠道,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農村增活力。”孫豐勇說。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聚焦“深化城鄉融合發展”,我市充分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雙鎮百村”建設為抓手,統籌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重點打造10個中心鎮、11個特色小鎮,100個中心村,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平原縣恩城鎮是千年古鎮,該鎮有不少支柱產業,特別是啤酒產業蓬勃發展,是全市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的啤酒生產基地。入選中心鎮后,該鎮啟動實施“恩城再突破”戰略。
“恩城突破的路子,是聚產業、聚人氣、聚要素、聚紅利,優化城鎮功能空間布局,全力提升城鎮承載力和帶動力,加快城鄉融合發展。”恩城鎮黨委書記趙訓峰說。
中心鎮按照縣域副中心的標準規劃建設,實行政策傾斜,一批產業振興的引領鎮、公共服務的先行鎮、鄉村文明的樣板鎮、共同富裕的示范鎮相繼涌現,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形成。
特色鎮突出1至2個特色產業重點培育,9個特色鎮納入山東省特色小鎮清單管理。中心村重點發展“一村一品”,根據要求,今年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0萬元以上。
為破解“小馬拉大車”難題,我市推行了“縣鎮同權”改革。在21個重點鄉鎮成立行政審批服務分局,300個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高頻事項可在鎮上辦理,涉及商事登記、食品經營、社保等事項。“我們將繼續深化和鞏固‘縣鎮同權’改革成效,推動戶籍、稅務、金融等與企業生產、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審批服務事項‘應放盡放、集中入駐’,實現縣域內審批服務便民全覆蓋,讓企業、群眾充分享受‘放管服’改革帶來的紅利。”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李偉說。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的重托和厚望。德州要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我市將積極推進10個省級鄉村振興示范片區(含銜接推進區)、29個市級示范片區和黃河、大運河“兩河牽手”示范帶建設,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