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實施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賦能培強攻堅行動——
攻“尖”攀高 新賽道上拓市場
山東晶創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鳥瞰
宇拓新能源公司鋰離子電池自動化生產線
英凱模金屬網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本報記者 張志寧 本報通訊員 李光彬
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是大力發展制造業、壯大實體經濟的重要支撐。
目前,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共有規上企業260家。其中,新材料229家,新能源31家。為加速產業發展步伐,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統籌科技創新要素向產業需求精準匹配,大力培育“鏈主”企業,打造高能級創新研發平臺,以高端優質項目擴增量強存量。借力賦能培強攻堅行動,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新產品不斷涌現、產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現代化產業集群正加速形成。今年前4個月,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規上企業營收74.65億元,同比增長73.53%。
強鏈主、固鏈條“一業一策”補短板增活力
5月30日,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負責同志帶領鼎晟復合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來到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中試基地,幫助企業尋求技術合作空間,促進產學研深度合作。這是該辦公室近段時間為企業組織的又一次對接合作活動。
“在產業鏈辦公室的幫助下,我們與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不僅多個技術難題迎刃而解,更是引進了多項新工藝。”鼎晟復合材料公司總經理安愛瑋表示發展的信心更足了。
推動產業鏈式布局、集群發展,不僅要鍛造產業鏈長板,更要補齊發展短板。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遴選碳纖維、太陽能、風能、氫能等關鍵細分領域,實施“一業一策”。聯合山東大學、中北大學、齊魯工業大學、德州學院等高校專家博士,深入群力塑膠、綠能環宇、宇拓新能源等30余家企業考察調研,了解生產經營情況,征集企業技術需求和難題。根據企業需求,該辦公室先后舉辦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精準對接會、2023年中國復合材料行業發展大會暨中國復合材料產業鏈展覽會、2023年山東省材料大會暨院士專家德州行等對接合作活動,協助企業對接高校院所專家,推進產業鏈融鏈固鏈。通過精準對接,2023年,我市新能源新材料企業與北京化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山東大學等簽訂28項產學研合作協議。
“鏈主”強則產業鏈強,產業鏈強則產業強。我市將培育“鏈主”企業當作加速產業鏈發展的“牛鼻子”。通過推行揭榜掛帥制、“賽馬制”,實施市級重大科技創新項目,組織高校、科研單位等社會力量進行研發攻關,全力解決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支持“鏈主”企業發揮“領頭雁”作用,加快推動重大科技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科技動能。
聚力焊接材料“海洋平臺用高強超低氫藥芯焊絲”項目獲市級重大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立項,鑫華潤“極端環境用聚酰胺彈性體發泡材料制備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等省級重大科技專項項目加速推進,邁特新材料研究中心等12家企業榮獲省材料科技成果獎。創新生態環境的持續優化,不僅進一步強化了“鏈主”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更影響和帶動著整個產業發展筋強骨健。
搭平臺、促創新“一鏈三中心”增強鏈接力
6月14日,在英凱模金屬網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來自齊魯工業大學的專家及公司研發人員正攜手進行“多元合金電解水金屬絲電極開發”項目研發。
“項目以金屬網為基底,結合納米技術、復合材料等手段進行電極開發,研發的復合電極能夠有效提升催化活性,為電解水制氫技術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公司負責人閆向陽對新項目充滿期待。
英凱模金屬網有限公司位于天衢新區,是一家主營高精密金屬絲網及深加工產品的高新技術企業。借力研發平臺,公司每年研發新產品30多項,為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提供服務。去年11月15日,在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的幫助下,公司與齊魯工業大學簽訂技術開發合同,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破解行業發展難題。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只有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才能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
2023年9月,市科技局會同市發改委等10部門聯合印發《科技創新平臺筑基攻堅行動實施方案》,重點圍繞全市12個標志性產業鏈發展需求,組織實施科技創新平臺筑基攻堅行動。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搶抓機遇,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鼓勵企業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創建一批重點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同時,搭建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橋梁,吸引高層次人才到企業開展產學研合作。2023年我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新增高端焊材智慧工廠工程實驗室等市級科技創新平臺12家。
去年5月,復旦大學與山東固立特公司進行介孔微納新材料產學研合作,“復旦大學化學與材料學院成果轉化基地”在陵城區揭牌。“介孔微納新材料主要用在生物醫藥、日用化學品等領域。它的理化性質無論是表面積、還是孔體積均增大了很多,所以在石油及化工領域應用廣泛,目前已與多家化妝品企業達成合作。”固立特新材料公司董事長朱立建說。
高能級平臺是突破科學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的“實力擔當”,也是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底座。為不斷增強產業鏈韌性和鏈接力,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聯合高校院所、檢驗檢測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組建“一鏈三中心”(創新中心、質檢中心、企業服務中心),2023年共為鏈上企業發布高校院所科技成果143項,征集企業技術需求31項。
引增量、拓渠道精準招引擴大合作“朋友圈”
經過幾個月的緊張籌備,中科綠恒(山東)新能源有限公司年處理7萬噸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已完成相關手續辦理,目前正計劃開工。
項目位于平原縣化工園區,總投資15億元,是中科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主要從事動力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鋰離子電池拆解,回收磷酸鐵鋰正極材料、三元前驅體等有用物質。“通過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處理,生產電池包5GWh、金屬鹽2萬噸,總體回收利用率可達90%以上。”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王寶表示,項目不僅有極高的經濟效益,還有著極高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平原縣通過招商引資破解廢舊鋰離子動力電池回收難題,而慶云縣則吸引浙江八詠集團上馬鋰鈉電池負極材料項目,從廢舊輪胎、廢舊瀝青等大宗固廢中提取鋰鈉離子電池負極材料,不僅讓廢舊瀝青變廢為寶,還填補了該縣鋰鈉電池材料生產環節沒有負極材料的空白。
高質量招商引資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有效路徑。自去年開始,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組織人員分組分批遍訪企業總部,積極引入新建項目,延伸產業鏈條,服務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已對接企業總部60家,其中5家已達成合作意向,在我市投資建設新項目或與企業進行合資合作。
為加速推動產業鏈現代化進程,產業鏈辦公室探索“市縣聯合、部門互動、專業機構協同”的招商模式,強化專業化招商力度,推動產業精準招商。市領導帶隊到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南方科技大學等高校院所及民企強企考察,赴北京、南寧、合肥等地招商,謀求合作。目前,“安徽博顏新材料公司水性鋁漿項目”“生物質雙流化床氣化工藝10萬噸/年綠色甲醇及15MW熱電聯產項目”等5個項目正加速進中。
“加快培育和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產業,是加速新舊動能轉換,搶占未來產業制高點的迫切要求。”市科技局局長、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辦公室主任井為民表示,我市將繼續全力實施新能源新材料產業鏈賦能培強攻堅行動,謀劃構建創新鏈體系、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全力開展產業招商,在建鏈中建出增長點,在補鏈中補出新動能,在強鏈中強出競爭力,在延鏈中延出附加值,為企業行穩致遠和產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