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17日訊 “走在前、挑大梁”,這是今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賦予山東的新使命、新任務。在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挑大梁者,何以是山東?
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 圖源:閃電新聞
01/ 躬行改革
山東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挑大梁”,與其在全國重要的戰略地位密不可分。
去年9月,國務院原則同意《山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其中明確山東的定位是:促進南北聯動、東西陸海統籌,聯通東北亞和“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是我國北方地區經濟發展的戰略支點和重要的工業基地。
以“萬億城市俱樂部”為例,北方城市只有6個,山東獨占3個,分別為青島、濟南、煙臺。毫無疑問,去年GDP突破9萬億的山東,無論是從區位上還是在經濟規模上,都是北方當之無愧的“挑大梁”者。而探尋高質量發展的原點,便會發現,承載著縱深發展空間的實業,是山東最大的底牌。
山東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超過100種重點產品產量位居全國前三。最近,工信部公布的第八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中,山東以23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數量,位列全國第一。這不僅讓外界看到山東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更彰顯出工業大省“挑大梁”的奮進之姿。
取得這一系列成就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這兩個字:改革!
作為當代中國最顯著的特征、最壯麗的氣象,“改革”兩字字字千鈞。縱觀上下五千年人類文明發展歷程,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近年來,山東把改革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動力,作為穩大局、應變局、開新局的重要抓手,在新舊動能轉換、政府職能轉變等重點領域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
去年GDP達到9.2萬億,穩居全國第三;2023年,山東“四新”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達到3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比達到51%左右,產業數字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指數均居全國前列;營商環境整體水平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國際資本頻頻投向山東,著力開展包括煉油化工一體化、氫能、可再生能源和碳捕集技術領域等多方面合作,彰顯出對山東未來經濟穩定增長的信心。
山東的實踐昭示出:勇挑大梁者,必是改革的先行者、踐行者。
棗莊山亭風力電場 圖源:閃電新聞
02/ 開拓無畏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背景下,發展新質生產力就是一道改革命題。
山東要在全國發展大局中定好位、挑大梁,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繼續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走在前……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的重要講話,為山東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既為山東下一步發展部署了“過河”的任務,又指導解決了“橋和船”的問題。
特別是“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這一行動指南,有著鮮明的實踐指向:其“全面”者,意要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其“進一步”者,則要突出問題導向,著力解決制約發展的卡點堵點痛點難點,重落實抓成效。
我們清楚地看到,當下的山東,正把改革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著眼國家戰略需求,統籌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全面釋放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效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當下的山東,正在解決制約高質量發展的突出矛盾上下功夫,在完善制度、健全機制、激發活力、增添動力上用實勁,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濰柴動力樹立了全球柴油機熱效率的新標桿 圖源:閃電新聞
03/ 行則將至
善取勢者可為人先,能謀勢者必有所成。
梳理山東取得的這一系列成績,背后是全省堅決淘汰落后產能的迎難而上、是持續優化經濟結構的大刀闊斧、是綠色低碳發展的持之以恒、是破除阻礙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的義無反顧……一系列敢為人先的改革舉措持續發力,推動全省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這讓筆者想到馮驥才筆下的泰山挑山工,“一步踩不實不行,更不能耽誤工夫”,“得一個勁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泰山挑山工身上不僅體現了山東人民的勤勞勇敢、吃苦耐勞,更彰顯出山東人民不松勁、不退卻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
如今在山東,勇做新時代泰山“挑山工”已經融入各行各業,奮斗之姿處處可見。濰柴動力堅持“向新而行”,四年內四次突破熱效率極限,樹立了全球柴油機熱效率的新標桿;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憑借10余年的研發積累,在全球首次實現了碳纖維復合材料在商用地鐵車輛主承載結構上的應用;齊魯制藥堅持推進科研創新戰略40余年,不斷打破進口藥物的市場壟斷,實現優質國產藥替代……這些山東企業勇挑重擔、求“新”求變、一往無前,是新時代泰山“挑山工”。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改革先行、開拓無畏,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拿出政治勇氣來,堅定不移干,一定能譜寫出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新篇章,為一域增光、更為全局添彩。
閃電新聞記者 劉仁超 賀曉菲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