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種養及文旅產業,以差異化路徑促鄉村全面振興——
邊臨鎮:打好特色牌 拓寬致富路
德軒黨建聯合體特色種養基地鳥瞰。 記者 劉振興 攝
福牛養殖合作社蝸牛養殖大棚
□本報記者 張志寧 本報通訊員 王天笑 張盛平
德軒黨建聯合體智能連棟大棚內種植的無水栽培蔬菜青翠欲滴、聯鑫黨建聯合體養殖桶內的小泥鰍在碧綠的水草下穿梭游弋、德軒黨建聯合體前來采摘和游玩的游客絡繹不絕……盛夏時節,走進陵城區邊臨鎮,處處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產業振興是增強農村內生發展動力的源泉,是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和關鍵。近年來,邊臨鎮堅持黨建引領,充分發揮近郊及資源優勢,把發展特色產業作為強村富農的重要抓手,大力發展特色種植養殖及文旅產業,興業態、補鏈條、強龍頭、樹品牌,有效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以產業振興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黨建引領聚合力特色種植土里生“金”
7月31日,室外溫度達34攝氏度,但走進德軒黨建聯合體智能連棟大棚,卻一股涼意撲面而來。“大棚安裝了通風設備,室溫常年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特別適合蔬菜生長。”德軒黨建聯合體黨總支委員、西于架村黨支部書記黃云州說。
黃云州是邊臨鎮一帶的名人。2017年,西于架村黨支部開始領辦土地股份合作社,通過規模化種植加速傳統種植模式轉型。短短兩年時間,全村所有耕地都納入合作社經營管理。雖然發展前景良好,但有限的規模限制了合作社發展壯大。2020年4月,邊臨鎮黨委政府決定發揮郭莊村有大棚蔬菜種植傳統的優勢,支持東于架村、西于架村、郭莊村成立德軒黨建聯合體,聚合資源發展種苗繁育、設施蔬菜、蔬菜加工和休閑觀光產業。目前已建成高標準智能溫室1.5萬平方米,新建高標準冬暖式大棚300余座,以“德軒源味”為品牌的瓜果蔬菜產品成為邊臨鎮的名片。
不僅如此,伴隨著發展空間的擴大,周邊13個集體經濟薄弱村也搭上發展的快車。2023年,邊臨鎮共有16個村年集體收入突破5萬元。為進一步叫響蔬菜品牌,今年德軒黨建聯合體投資200萬元建設一棟標準化智能連棟大棚,種植茼蒿、苦菊等有機蔬菜,被北京、天津等多地商超爭相訂購。
特色農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有效途徑。邊臨鎮成立6個黨建聯合體,以黨建為引領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種植、差異化發展。與此同時,鎮黨委政府積極協調“魯擔惠農貸”貼息貸款,聘請技術人員進行跟蹤指導,全力提升農產品品質和收益。另外,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領農戶到京津等地進行產品推介,并建設農產品直播基地,配套建設冷庫、包裝車間等。在抖音平臺開設店鋪進行助農直播,成功打響“德軒家鄉味”品牌。
“電商平臺有效打通了農產品產供銷的產業鏈,日均發貨500單左右,真正讓一畝園的價值抵上十畝田。”郭莊村黨支部書記姜洪濤說。
一業興推動百業旺。如今在黨建聯合體的帶動下,楚軒種植合作社種植1000余畝黑小麥、糯玉米;洼李村擴大冬桃種植面積,錯時上市提升種植收益。
特色養殖有“錢”景助農拓寬致富路
“一共500斤,一斤30元,就這幾網兜‘寸苗’便賣了1.5萬元。”7月25日,邊臨鎮聯鑫黨建聯合體養殖的又一批泥鰍苗被出售給衡水市一養殖戶。談及收益,西華村黨支部書記馬瑞長高興不已。雖然從開始養殖僅2個多月時間,但已賣出3批泥鰍苗,收入近5萬元。
今年4月,馬瑞長帶領部分村民外出考察,尋求致富新路徑。“泥鰍有‘水中人參’的稱號,肉質細嫩,營養價值高,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另外,容易養殖、效益可觀。”考慮到種種利好,他決定利用村里的廢棄坑塘養殖泥鰍。
在邊臨鎮黨委政府的幫助下,西華村等幾個村莊成立聯鑫黨建聯合體,他們一起籌資金、建場地、購種苗。不到50天的時間,首批種苗便成功下水。“泥鰍生長需要的水溫是15攝氏度以上,戶外養殖季節達8個月以上。現在已有12個村聯合養殖,投放3000萬尾泥鰍苗,僅此一項可為村集體增收30萬元。”聯鑫黨建聯合體黨總支書記田樂說。
西華村等幾個村莊通過泥鰍養殖找到增收新渠道,而西于架村則開拓出養殖白玉蝸牛的致富路。去年8月,西于架村成立福牛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新建蝸牛養殖溫室大棚2個,開辟林下養殖基地20畝,帶領村民進行白玉蝸牛養殖。在合作社的帶領下,如今,養殖大棚已發展到10個,在6個村發展戶外養殖基地100余畝,通過“農戶養殖+合作社收購”的模式,小蝸牛“馱著”村民走上致富路。
如今,邊臨鎮已發展泥鰍、螞蚱、羅非魚等特色養殖項目10余個。為提升收益,邊臨鎮引進蝸牛深加工項目,生產白玉蝸牛醬、蝸牛干等,延伸產業鏈條。聯鑫黨建聯合體規劃生態水產養殖產業園,統籌轄區坑塘、林地等閑散資源,打造生態化養殖基地,生產泥鰍干等系列產品,構建產業運營培訓體系,實現三產融合。
打造精品線路特色研學引爆鄉村旅游
8月5日,未來花園(濟南)教育集團有限公司的設計人員帶領施工隊來到德軒農旅基地,這標志著投資1.5億元的德軒研學基地航天農業科技中心項目建設正式啟動。
“項目包含探綠星途廣場、探農星軌、國際綠航空間等10余個板塊,用藝術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增加互動體驗感,讓游客與青少年體驗模擬太空環境下的生存、學習、生活、娛樂方式。”據邊臨鎮黨委委員、常務副鎮長吳會容介紹,項目建成后不僅成為該鎮的一處新型高科技、全方位、創新型智慧研學基地,還將有力帶動其他旅游板塊建設。
近年來,鄉村近郊旅游逐漸成為消費新熱點,是很多人游玩的熱門選擇。邊臨鎮充分發揮地理位置及特色農產品資源豐富優勢,積極做好鄉村旅游文章。以德軒黨建聯合體為依托,在采摘基地里種植草莓、香瓜、西瓜等,分批種植、錯時上市,讓多品種蔬菜水果在各個季節滿足游客的采摘需求。
去年初,邊臨鎮在采摘游的基礎上再次打造鄉村旅游升級版:規劃建設占地3000畝的農旅融合項目,規劃優質農產品生產區、休閑鄉村度假區、幸福家園居住區,以及未來科技中心、農事研學中心、民宿旅游中心、設施農業集成中心、農產品展銷中心和鄉村振興培訓中心,打造集采摘、研學、民宿等多業態于一體的鄉村旅游新名片。目前,基地的農事研學中心已開發56項研學課程,形成農業、軍事、科技“三位一體”的研學體系,還可以體驗叢林穿越、真人CS等項目10余個。
“經典誦讀、傳統文化展演等活動和特色采摘相結合,讓孩子們直觀深入地了解優秀傳統文化深厚的底蘊,又體會到勞動的樂趣。”談及文旅研學活動,德州市民郭靜蕾不停點贊。
鄉村美景好、游客興致濃。今年上半年,德軒黨建聯合體的旅游項目便接待研學師生5萬余人次。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邊臨鎮黨委書記付宗峰表示,邊臨鎮將以創新機制為引導,立足資源優勢,關注市場需求,發展優勢產業,走穩、走實、走好現代特色農業發展之路,奮力繪就鄉村振興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