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2025年的第一縷陽光,新的征程、新的出發,業已開啟。山東經濟火熱開局,搶訂單、趕訂單,機器轟鳴,火花四濺……“滾燙”的生產場景隨處可見,傳遞出鉚足精神加油干的積極信號,折射出熱氣騰騰、蓬勃向上的發展勢頭,映照出齊魯大地欣欣向榮、勢不可擋的發展前景。
時光飛逝,業績不朽,讓鉚足精神加油干更有底氣。剛剛過去的2024年,我們經歷了風雨,收獲了碩果。面對錯綜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全省上下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縱深推進“三個十大”行動,著力塑造“十個新優勢”,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許多工作干出了好勢頭、干出了新氣象。從地區生產總值接近10萬億元,糧食總產達1142億斤,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裝機突破1.1億千瓦,高鐵營運里程突破3000公里、居全國第一,到全社會研發投入2386億元、同比增長9.4%,12英寸碳化硅襯底全球首發,全球運力最強固體火箭“引力一號”成功發射,全球最大直徑智能盾構機“山河號”投用,再到民生支出占比保持在80%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以上……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新成效,都已融入到一組組亮眼的數據、一項項務實的舉措、一件件鮮活的事例之中,看得見、摸得著。一年來,山東每一點進步,都飽含著廣大黨員干部的拼搏與艱辛;每一份收獲,都浸潤著全省人民心血和汗水。
躬耕不輟,跬步不休,讓鉚足精神加油干更有硬氣。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省委十二屆八次全會暨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工作作出部署,山東兩會細化了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任務舉措,為山東干出“走在前”的樣子、干出“挑大梁”的擔當,標注了新的高度、新的起點。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深入實施“三個十大”行動,推動經濟持續穩健向好、進中提質,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努力建設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目標給力,催人奮進。
自我加壓,奮進前行,讓鉚足精神加油干更有銳氣。立足山東位勢,把服務保障國家重大戰略部署與山東發展現實需求結合起來,從以更大力度實施提振消費行動,開拓“新場景”,高水平辦好“2025山東迎新春消費季”、中國國際孔子文化節等活動,充分挖掘釋放消費潛力,到以更大力度擴大有效投資,對重點項目建設倒排工期、倒逼進度,全力推動提速增效,再到以更大力度謀劃打好政策“組合拳”,搶抓國家政策機遇,加快推動落實落地……把山東兩會繪制的路線圖、列出的時間表、下達的任務書,細化為施工圖、實化為進度表、轉化為實景畫,主攻方向已經明確,實踐路徑已然清晰。只有勇于打破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各盡其責、苦干實干、全力以赴,用一個個具體的“小創新”落實全省的“大戰略”,才能把蘊藏在齊魯大地的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激發出來,讓越來越多的不能變成可能、越來越多的優勢變成勝勢。
執夢續航,向新而行,讓鉚足精神加油干更有豪氣。從實施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集成改革行動,提速構建沿黃陸海大通道,支持聊城、菏澤深化魯豫毗鄰地區合作發展,到積極發展超大型油船、大中型集裝箱船等高技術船舶,推動更多“國字號”裝備首制交付……細數2025年的每一項目標任務、具體要求,都承載著新的內涵,標定新的坐標,釋放出干字當頭、勇“挑大梁”的強烈信號。
新春開新局,奮進正當時。帶著新春的喜悅再出發,全省廣大干部群眾更要擰緊發條、“滿弓”發力,搶抓政策“窗口期”,深挖消費、投資、外貿等新增長點,競相跑好新年度高質量發展“第一棒”,形成實干以成之、奮進以赴之的良好氛圍,以首季“開門紅”贏得“季季紅”“全年紅”,為一域爭光、為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