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 王秀波 通訊員 李志偉)日前,市政府下發了《關于促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圍繞全市糧食高產創建和千億斤糧食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繼續提高玉米收獲機械化水平,到2015年,全市玉米收獲全部實現機械化。
◎發展50個市級農機專業合作示范社
《意見》中提到,“十二五”期間要重點培育發展50個設施完備、功能齊全、特色鮮明、帶動力強的市級農機專業合作示范社。鼓勵農機專業合作社等各類農機服務組織以轉包、出租、互換、轉讓、股份合作等形式,依法取得農民流轉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加強抗旱排澇和搶收搶種的機械化應急裝備、應急隊伍和應急機制建設。建立農機農藝協作機制,推廣適合機械化作業的品種和種植模式。同時,加強機耕道規劃和建設。
◎2015年20家以上社會農業機械化培訓機構通過認證
加強農業機械化培訓機構規范化建設,到2015年,通過認證的社會農業機械化培訓機構達到20家以上。結合陽光工程等各類農民培訓項目,大力培養農機作業和維修能手。加強農機科普宣傳,開展農機職業技能鑒定培訓,提高農民對先進生產工具及技術的接受能力、操作水平和就業技能。定期對農機管理、推廣和監理人員進行培訓,提升農業機械化公共服務水平。
◎打造農機裝備生產基地
大力培植骨干農機企業。綜合運用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等政策,重點培育和發展德州海偉、德州寶豐、華北農機、寧津德農、慶云頤元、武城春明、夏津潤輝等一批骨干農機裝備制造企業。“十二五”期間,培育發展產值過億元的農機企業3家,5000萬元以上的10家,1000萬元以上的30家。
在德城區、寧津縣、武城縣、夏津縣、慶云縣分別建立大中型拖拉機、聯合收獲機、免耕播種機、深松機、植保機械及經濟作物、農產品加工機械等生產基地。
通過各種措施,到2015年底,全市農機總動力發展到1500萬千瓦,農機總值70億元;拖拉機發展到26萬臺,其中大中型拖拉機達到7.2萬臺;聯合收獲機發展到2.2萬臺,其中玉米聯合收割機8000臺;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90%。全市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健全完善,農機經營服務總產值達到42億元,增加值28億元。建成一批骨干農機裝備制造企業,打造一批農機裝備制造產業基地,農機工業總產值達到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