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月賞月,品嘗月餅,家人團圓……中秋習俗綿延了數千年,它已經內化到國人的血脈中,并成為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近年來,雖然人們感嘆節日味淡了,過節的心情沒了,但心底對節日的向往和渴望從未消淡,中秋節作為一種巨大的文化存在,始終在召喚著人們的心靈……
□記者 孫向林 整理
中秋將至,各路商家早已經厲兵秣馬,打起了中秋經濟牌。然而,中秋節的傳統習俗,以及文化內涵,在這個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現代社會卻越來越淡漠。有調查顯示,除了吃月餅,很多年輕人并不了解中秋節還有哪些習俗。中秋節的本意是什么?德州本地傳統的中秋風俗都有哪些?我們應該如何讓這一傳統節日回歸?在中秋節前夕,記者采訪了德州學院政法系黨總支書記、教授魏訓田。
◎中秋節來自農業生產
魏教授介紹,“中秋”一詞,最早見于《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歷法,農歷八月十五日,恰好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稱“中秋”。一年分為春夏秋冬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農歷八月為秋季第二月,故中秋也稱為“仲秋”。中秋適逢二十四節氣白露、秋分時節,氣溫明顯降低,晝夜溫差明顯增大,因此《周禮·春官》中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獻良裘”的記載。可見,當時“中秋”一詞,僅僅是一個單純的月令時間,還沒有節日含義。
魏教授說,中秋演變為傳統節日,與中國自古以來農業立國密切相關。春播秋收,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因此《說文解字》解釋說:“秋,禾谷熟也”。五谷豐登,關乎國計民生、關乎社稷平安,百姓為慶賀豐收,自古即有享祀土地神的“秋報”活動;而帝王為天下太平,據《禮記》上記載,則有“春朝日,秋夕月”活動,“秋夕月”就是中秋祭月亮。至宋代,中秋節成為固定節日;到明清時,中秋節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漢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2006年,中秋節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中秋節列為我國國家法定節假日。
◎祭月、吃月餅、家人團聚
魏教授說:“在德州,中秋節有幾個傳統風俗,祭月賞月、品嘗月餅、家人團圓,中秋節是一年中兩大傳統節日之一。”
祭月賞月。中國自上古便有敬天禮地的習俗,祭月賞月實為月神崇拜的殘余。祭月最初本是統治者專利,重在向月示敬,后逐漸向民間發展,其內容也逐步演變為祭月與賞月并重。中秋之夜,是最接近秋分點的一個滿月夜,此時月亮格外圓、格外亮,是祭月賞月的最佳時節。德州人習慣于月亮初升之時,于正房前空地上擺放桌案,上置月餅、西瓜、桃、梨水果等,焚香叩拜。祭祀完畢,全家人于院落中環桌而坐,分食供品,把酒賞月。
品嘗月餅。德州人過中秋節都有品嘗月餅的習俗,俗語道:“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一詞,源于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那時僅是一種點心食品。后來人們逐漸把賞月與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寄托思念。在德州,有“八月十五殺韃子”的傳說。據說在元朝末年,劉伯溫在中秋月餅中加藏紙條,上書“中秋夜,殺韃子,迎義軍”,中秋吃月餅習俗由此形成。月餅最初是在家庭制作的,主要原料是面粉、油和糖,制作方法是先用水加少量油合面,面中包糖,入模成型,烤熟即食。月餅除供自家人品嘗外,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饋贈親友,聯絡感情。
家人團圓。中國人家族觀念很強,中秋之夜,明月如盤,無人不期盼全家團聚。德州人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可能,都想方設法趕回家中,與家人共度佳節。團圓宴上,當家主婦切開月餅時,必須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無論在家的還是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也要一樣,意在全家團圓和美。
◎讓傳統節日情愫回歸生活
魏教授說:“伴隨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不少人覺得中秋節像中國其他傳統節日一樣,變得越來越索然無味。誠然,任何節日都有與時俱進的必要,但亦有值得珍視的內核。我覺得,對單個人來說,中秋節蘊含的那濃濃親情:父子之情、母女之愛、夫妻之戀、故人之思等,無一不是我們所渴求的。雖然有了最現代化短信祝福,電話問候,視頻通話,但都無法取代中秋之夜那短暫的相聚。對社會而言,中秋節所蘊含的那種天人合一的和諧:民眾勤奮耕耘,上天布云施雨,五谷豐登,物阜民豐,相比較于現代社會環境破壞,索求無度,其中又有多少問題值得深思。”
珍重親情,順應自然,將極大地凈化我們的心靈,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如此,則人類更加和諧,社會更加進步。讓我們過一個“親情中秋”、“和諧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