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崔忠偉 攝
太陽能路燈 記者 崔忠偉 攝
□記者 馬寶濤 通訊員 劉杰勇 孟凌燕
太陽能產業,正日益成為德州的支柱產業,太陽能較大規模企業已經突破70家。太陽能的推廣應用,也在德州形成了規模效應,太陽城景觀逐步顯現。德州的太陽城城市品牌,已然叫響全球,在太陽城的內涵和特色不斷豐富的同時,太陽文化深入人心,德州人的環保意識和生態理念越來越強。近日,又一批太陽能信號燈在街頭投用,臨邑躋身國家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縣……從城市到農村,太陽已經溫暖了全德州。而實施中國太陽城戰略,這一開采陽光的宏大工程,則尤其顯得令人難忘。
◎“中國太陽城”戰略的緣起
德州的“中國太陽城”戰略,最早起步于2005年。
之所以提出打造“中國太陽城”,發展陽光經濟,彼時的德州有了這樣的基礎和條件:經過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的萌發、培育,以皇明集團為代表的太陽能光熱產業不斷發展壯大,德州具備了優良的太陽能產業基礎;當時,中央提出堅持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中國太陽城”戰略與這樣的形勢要求相吻合;“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等太陽文化,在德州源遠流長,打造“中國太陽城”可謂底蘊深厚。
于是,太陽城戰略前期策劃、太陽城商標注冊命名、政策制定、戰略宣傳等一系列舉措迅速展開。
短短半年之后,“德州戰略”得到肯定,中國太陽能學會、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太陽能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村能源協會太陽能熱利用專業委員會聯合命名德州為“中國太陽城”。
致力于發展陽光經濟的德州,收獲這一稱號,還僅僅是個開端。2005年底成立了專門機構,全力推進“中國太陽城”戰略實施。
人們隨后看到,《關于加快實施“中國太陽城”戰略的意見》、《關于加快太陽能推廣利用的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密集出臺。2006年,德州還配合省住建廳編制了中國第一部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標準圖集,全省太陽能建筑一體化設計施工有了指導依據。
“中國太陽城”戰略啟航之后,這幾個時間節點也值得銘記:2006年9月21日,德州市正式向世界太陽城協會遞交《申辦2010年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的報告》;2007年1月9日,世界太陽城協會正式復函,同意德州承辦2010年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2009年10月,德州被評為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2010年9月16日,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盛大開幕,德州成為世人睹目的焦點。
◎日益響亮的城市品牌
來自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我市以太陽能為重點的新能源及配套產業完成銷售收入312億元,初步形成了以皇明、國強、中立、騰龍等為骨干的新能源企業群,太陽能較大規模企業發展到70多家,擁有太陽能產品專利600多項,“中國太陽谷”已成為國內外有名的太陽能生產研發、文化旅游中心。
以太陽能為主的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并日益成為重要的支柱產業,這只是我市“中國太陽城”戰略實施以來取得的成就之一。時至今日,太陽能的推廣應用,在德州已經形成了規模效應,太陽城城市景觀已然顯現。
為推進農村太陽能熱水器的應用,我市提出實施“千村浴室”工程,采取政府補貼、企業讓利、運營者自籌的三結合模式,已在全市200多個村莊建起了太陽能浴室;2008年,實施了以“5555”為代表的太陽能光電應用工程,即50個交通路口、5條城市主干道、5個住宅小區、5個景觀區安裝使用太陽能信號燈、路燈、景觀燈。截止到今年上半年,市區62個主要路口安裝使用了太陽能信號燈,50條城市道路、15個重點景區及部分住宅小區安裝使用了太陽能路燈、景觀燈,全市安裝各類太陽能燈12000余盞,長達137公里的主干道兩側亮起了太陽能路燈,獨具特色的太陽城景觀日益顯現……
通過實施“百萬屋頂”、“百村浴室”、“5555”光電示范等工程,目前我市中心城區建筑與太陽能一體化應用達到95%,全市城鎮住宅小區達到50%,中心城區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面積達400萬平方米。
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字,所帶來的是每年節約標準煤65075噸,減排二氧化碳162428噸,減排二氧化硫4880噸,減排氮氧化物2440噸。
各種數字的疊加,換來的是太陽城城市品牌日益響亮,太陽文化日益深入人心,市民的環境意識和生態理念越來越強。于是,新能源產業、推廣應用、太陽文化三者互動的機制顯露生機,德州的太陽城內涵特色不斷豐富。
不靠山、不濱海的德州,在2010年成功舉辦了世界太陽城大會。不可否認的是,太陽城大會申辦、籌備、召開的整個過程,也是德州與世界聯系日益密切的過程,太陽城大會成為德州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國家火炬計劃德州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國家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等一系列國字號稱號接連落戶德州。
◎期待“德州模式”引領世界潮流
在第四屆世界太陽城大會發布的《德州宣言》里,有這么一段文字:世界太陽城協會除了在美國和歐洲建立分支機構外,也應該在亞洲建立分支機構,位于德州的中國太陽谷就是在亞洲建立這一分支機構的理想地點。
這將為德州騰飛插上翅膀。與此同時,我市近幾年已明確要求在建筑工程中全面推行太陽能熱水器一體化設計和施工,將住宅小區建筑工程應用太陽能技術作為建設審批程序、施工圖審查的必備條件。時下,在眾多致力于開發利用太陽能等新興能源的國內外城市面前,德州已經成為翹楚。但接下來的目標,更高也更遠。
在德州市“十二五”規劃中,明確記載著這樣的目標:經過5年的努力,使我市太陽能等新能源產業成為支柱型產業,建立完善的太陽城和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標準體系,繼續擴大太陽能等新能源推廣應用規模,提升層次和水平,形成獨具特色的太陽城產業體系、城市景觀,太陽能推廣應用探索出“德州模式”,與時俱進,引領世界潮流,太陽城品牌更加響亮,知名度日益提升,太陽城和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設進入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到2015年,德州市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城市能源消費的8%,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面積達到65%,太陽能燈應用5萬盞,公交、出租等新能源汽車達到2000輛,建設可再生能源示范村500個。
據悉,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主要涵蓋太陽能利用、風電裝備、熱泵應用、節能環保設備等領域。如今,構建包括新能源(節能環保)產業在內的“10+3”現代產業體系,已經上升為市委、市政府的戰略決策。接下來,我市將重點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產業,壯大風力發電、地源熱泵等新能源裝備制造業規模,建成全國知名的太陽能產品制造基地和太陽能利用樣板示范園區,成為國內重要新能源裝備研發和制造基地。
記者還從有關部門獲悉,今年年底前,市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即將竣工。屆時,日處理垃圾600噸,全年發電一億度。今后的幾年時間里,除了垃圾焚燒發電之后,我市的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推廣應用將更加普遍。并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資源,積極探索太陽能光電建筑一體化、地源熱泵采暖等各類新能源技術在供電、用熱、供暖和建筑節能領域的應用,顯著提高可再生能源在城市用能中的比重。
與此同時,通過挖掘、提煉、豐富太陽城文化內涵,新能源產業、推廣應用、太陽文化三者互動機制實現良性發展,“中國太陽城”城市品牌在國內乃至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將進一步擴大。人們有理由相信,“德州模式”引領時代潮流將為時不遠。而實現這樣的目標,當然離不開“中國太陽城”戰略的持續推動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