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大的科技力量,高水平的人才支撐,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動力所在。目前,我市正在全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幸福德州,這也對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我市科技工作如何擔當此重任?記者就此進行了采訪——
???突破瓶頸,全面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
??? 我市科技工作的首要挑戰是提高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科技創新的主體是企業,根本是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市明確到201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1%,科技貢獻率達到50%等目標。然而,目前我市企業科技創新意識不強,在提取技術研發經費等主要經濟指標上與先進地區還有較大差距。 “十一五”期間我市發明專利申請總量僅占全省的2%,發明專利所占比例低于全省平均水平7.49個百分點。大多數企業自主創新意識仍處于淺層認識階段,研究與開發經費支出遠達不到國家規定的 “一般企業1%、科技進步企業3%、高新技術企業5%”的標準。
??? 實現目標,要轉變觀念,制定實施突破科技創新瓶頸的大戰略、大工程。實施 “四個十”工程,即培育10家骨干創新型企業,突破10個重點科技創新項目,建設10個技術研發機構,搭建10個創新服務平臺。實施新興產業倍增、傳統產業升級工程。制定《德州市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啟動國家火炬計劃新能源特色產業基地建設;重點建設新能源和生物技術2個國家級產業基地、 4大新興產業,選擇10家優勢企業重點扶持;圍繞四大傳統優勢產業,選擇30家重點企業,通過采用新工藝、新裝備,逐步實現傳統產業高新化。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立知識產權辦公會議制度,在城市、園區和企事業單位3個層次開展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工作,提升全市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
??? 縮小區域差距,發揮高新技術產業支撐作用
??? 我市科技工作的第二大挑戰是如何發揮高新技術產業對經濟的支撐作用。今年3月,省統計局、科技廳下發文件,重新確定新的高新技術產業統計標準。按照統計口徑,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實現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566.5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為20.21%。到2013年我市高新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設定的目標為25%,平均年增1.91個百分點,高于全省每年凈增一個百分點的目標,可以說任務非常艱巨。我市全年高新技術產值僅有千億規模,遠低于濟南、青島等城市, 20.21%的占比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6.76個百分點。科技產品仍以初級加工為主,居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低端;高新技術產業在行業之間、縣市區之間發展很不平衡。行業主要涉及通用設備制造等七大行業,其他行業規模小甚至還是空白。從縣市區來看,禹城、武城、齊河走在了前列,各縣市區差別很大。針對這些問題,還應加大財政科技投入。我市財政科技投入與濱州、臨沂和聊城每年分別為1550萬、 1800萬、 2000萬的財政科技投入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仍有少數縣市財政“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投入為空白。在觀念上,要把科技財政投入作為一項戰略投資,逐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體系;各縣市區要建立起財政科技投入穩定增長機制,確保每年用于應有技術研發的資金不低于財政預算支出1.4%的標準;設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扶持資金,對科技型中小企業、重大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進行支持;要優化產業投資結構,引進境內外高科技投資項目,提高我市高新技術產業水平。
??? 改變人才總量不足、領軍人物匱乏現狀,打造區域人才高地
??? 我市科技工作的第三大挑戰是如何突破人才引入瓶頸,為幸福德州建設提供強大的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我市明確到2013年,全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計達到15家以上,進站科研人員100人以上。而 “十二五”末,企業經營管理人才總量達到12萬人,其中高級經營管理人才增加到3000人;專業技術人才總量達到1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總量達到5萬人的目標。然而目前,我市科技人才總量不足的問題依然突出,特別是科技領軍人物、高層次科技創新人才數量少的現況并沒有根本轉變,遠不能適應現代產業跨越發展的需要。全省泰山學者和省級以上有突出貢獻的優秀中青年專家分別為8人和722人,而我市分別僅有1人和8人。此外,人才結構和行業分布也不盡合理,全市高級職稱人才98%集中在事業單位,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現代產業的技術研發人員嚴重匱乏。高鐵經濟的到來,對人才的虹吸效應將會逐步顯現,這又將給我市人才引入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因此,著力構建高層次人才引進、培育和激勵體系,打造區域人才高地對于仍屬經濟欠發達地區的我市來說尤其重要。我市應通過合作研究、兼職、咨詢等柔性方式,引進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或掌握核心技術的高層次人才,并且將這種引才策略系統化、長效化,形成良性機制;搭建技術創新平臺實現人才匯聚,引導更多企業與高校院所共建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大學生實踐創業基地等創新創業載體;利用項目培養更多本土人才,舉辦科技創新政策和知識培訓班,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為本土人才提高發展創造條件;加大投入留住人才,探索包括定額補助、資金配套、貸款貼息等多種科技資金配置形式,引導企業和社會增加科技投入。
□本報記者 聶振凱 本報通訊員 張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