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玲在距離自家五十米遠的蔬菜大棚基地打工。記者 鄭乃春 攝
那些就地“轉業”的農民,說是村民,但工作在園區、活動在街區、生活在社區,實際上已成為“藍領”乃至“白領”,或按標準化生產經營的“農業工人”,生產生活方式與城里人幾無二致。
“以前在外地打工,離家挺遠的,也不方便,現在我們不僅搬進了樓房,而且在社區旁邊就有產業園區,工作很方便。”禹城市中街道辦夏季社區的陳美玲興奮地說,“兩區同建”讓她結束了農閑時候外出打工的“候鳥”生活,在家門口輕松就業。
◎“轉業”農民在家門口打工
“向西走100米就是小學,向南走50米就是打工的蔬菜產業園區。社區衛生有專人打掃,安全有監控保障。服務中心、健身小廣場、衛生院、超市等一應俱全。俺們這里的生活不比城市差!”48歲的陳美玲表示對自己的居住環境非常滿意。
夏季社區黨支部書記魏友勇曾掰著手指給村民們算了一筆經濟賬:由于被市里列為社區建設試點,享受各項優惠政策,村民以每平方米720元的低價買新樓,以80平方米的樓房計算,花不到六萬元就能入住,而蓋一處五間平房的宅院則要花七八萬。一期建樓房的時候,魏友勇挨家挨戶做工作,讓村民搬進樓房。如今,二期工程村民們“求”著魏友勇要樓房。
夏季社區20多個村在合并前的規模都相對較小,最大的王橋村有700多人,最小的小魏村僅100多人。不少村雖都種植蔬菜大棚,但發展程度參差不齊。“兩區同建”以來,夏季社區建立起以四季青批發市場為軸心、輻射10多個蔬菜生產村的蔬菜銷售網絡,打破社區成立之前各村菜農“各自為戰”、被菜販子壟斷價格的被動局面。同時,村民在完成自家種植業的基礎上,還可以去社區以合作社模式建立起來的蔬菜基地打工,增加額外的收入。陳美玲便在合作社的絲瓜大棚里打工,離家只有50米,每天工資40多元。
◎園區建設鼓了農民的錢袋子
11月3日上午,記者來到禹城市安仁鎮王子付奶牛養殖小區,該小區目前存欄奶牛1500多頭,每天可生產鮮奶8噸,年產值過千萬元,是德州光明乳業的穩定奶源供應點。66歲的馮秀英是王子付社區的養牛大戶,家里養了70多頭牛。光明乳業的運奶車,每天都會來家里收鮮奶,每月定期運送草料。一個月下來,扣除草料錢、人工費,能收入兩三萬塊錢。
馮秀英介紹說,十多年前村里開始散養奶牛,用的是手推式的擠奶車擠奶,用塑料桶盛奶,雇人用三輪車送奶,從飼喂、防疫到銷售都是自己跑,質量衛生難保證,也不符合奶企的要求。2004年,80多戶村民達成協議,從農信聯社貸款380多萬元,購置奶牛400多頭,用奶牛入股成立了合作組織。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一整套模式逐漸成型,奶牛產權歸養殖戶所有,由合作社統一管理,實行統一建設標準、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疫病防治、統一青貯飼草、統一銷售服務和分戶飼養的“五統一分”管理模式。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如今禹城所有的農村已經陸續成立了社區,出現了“獨資龍頭企業+社區+農戶”“合作社+農戶”“農場+農戶”“產業+農戶”等多種新的生產模式,所有的探索與已經形成的模式都是為了一個目的:為農民增加收入,給農民的社區新生活提供更堅強的“后盾”。
◎“兩區并建”同時解決了農民的“住”和“收”
“兩年多來,社區建設改善了農民的居住環境,園區建設提高了農民的收入,破解了現階段農民增收難的瓶頸。‘兩區同建’,不僅實現了農民生活、生產方式的轉變,使農民生活、就業雙保障,而且實現了農民增收與企業擴產的‘共贏’。事實證明,‘兩區同建’是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一條現實之路。”禹城市組織部副部長、“兩區同建”暨土地綜合整治挖潛指揮部指導組組長孫勇由衷地說。
去年以來,禹城市在合村建社區的基礎上,將產業園區與并建社區同步規劃、同步建設,積極做好居住社區、產業園區“兩區同建”工作。禹城市4萬多農民從分散的村莊遷入社區居住,一批農民紛紛投身餐飲、運輸、農產品運銷、商貿等行業,2萬多農民就近進園區就業。
截至目前,禹城市有116處并建社區全部開工建設,啟動率100%,開工面積303萬平方米,竣工面積180萬平方米,累計投入資金41.25億元,39處實現入住,并居點建設戶數達到27500戶,入住11790戶;規劃的150個產業園區,已有120個建成使用,30個在建。
????? □記者 鄭乃春 通訊員 李永強 崔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