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物資本投入,勞動力被替代
在山東宏飛包裝股份有限公司彩色紙箱生產車間內,隨著空白紙箱進入聯動生產線,印刷好的“莫斯利安”酸奶包裝箱像雪片一樣飛出來。公司副總經理商秋瑞介紹,這條生產線只需3個人操控,每小時能印刷2萬個箱子,生產效率是國內同行業平均水平的40倍。
高效率得益于先進的設備。該公司于去年投資1500萬歐元購進一條法國 “馬田”五色彩印紙箱聯動生產線,可以完成印刷、模切、粘合等各道工序,完全代替了人工。與生產線相配套,公司還投資120萬元購進了生產系統和ERP管理系統軟件;投資600萬元購進了臺灣群幫物流系統,連紙箱的搬運也全部實現了自動化。
工業4.0時代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物資本替代勞動力。我縣通過“兩條腿”走路實現生產自動化和勞動力再就業。一是通過技改,引進先進設備,實現高度自動化。 1至8月份,我縣投入技改資金30億元。仁和紡織、發達集團、宏飛紙業、朝陽軸承等14家企業,引進世界上最先進的棉紡、面粉加工、包裝箱制造、機械制造設備,實現自動化“一步到位”;二是通過二三產業聯動,實現勞動力由第二產業向第三產業轉移。 2013年以來,我縣第三產業新增就業崗位8000余人,有效承接了第二產業被替代的工人。
智力資源引入,智能制造凸顯
山東朝陽軸承有限公司研發的角接觸球軸承實現試生產。 “這種軸承是生產智能機器人的關鍵部件,此前,該生產技術一直由日本、德國、瑞典掌握,我們打破了這一壟斷。 ”公司技術部部長唐元超介紹。
朝陽軸承能夠在激烈的競爭中“殺出血路”,全靠“智能”投入。 2013年,公司引進省內首條自動連線生產設備,實現了生產自動化。公司總經理萬勇認為,這僅僅是個基礎,要想從競爭中勝出,必須從“智能工廠”變身“智能制造”。
去年9月以來,公司與洛陽軸承研究所、河南科技大學開展產學研合作。目前,共獲得14項專利授權,并全部轉化為生產力。其中重型輪彀單元,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產品銷售額占企業總銷售額的30%,為企業增加了20%的純利潤。
從“智能工廠”到“智能制造”,是工業4.0時代的發展路徑。我縣在打造“智能工廠”的同時,進一步向智能制造邁進。我縣實施了“鄃城英才”工程,并提出科技創新“五個一”工程。確定了30余項具有重大牽引作用的項目,涵蓋機械制造、食品、棉紡織等7個領域,并相繼與東華大學、山東農業大學、西南大學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已經與6名院士、32名行業領軍人才牽手。
今年上半年,我縣共申請發明專利36項,比去年同期增長414%,增幅列全市第一位。
服務理念帶入,個性化定制成趨勢
山東金紀氟塑工程有限公司是家不起眼的小廠:僅有40余名員工,注冊資金也僅有500萬元。可是,它生產的聚四氟乙烯卻占據了60%的國內市場份額。“聚四氟乙烯能廣泛應用于電力行業,主要得益于企業對個性服務的重視。 ”公司總經理商士吉介紹。高壓電傳輸的絕緣材料部件,一個壞了就會造成整個線路停電。因此,國家電網急需一種耐風吹日曬、可塑性強的絕緣材料。而嚴格的質量評審和高風險令行業內諸多企業對該領域的研發望而卻步。金紀氟塑工程有限公司專注絕緣材料研發10余年,他們嚴格按照國家電網的要求研發產品,憑借高超的技術和服務,終于取得成功。
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是工業4.0時代的一個發展方向。我縣指導企業不貪大求全,而是發揮自身優勢,做到行業領頭。在此基礎上,我縣鼓勵企業把服務理念打入工業生產,以消費導向替代生產導向,向市場要產品、要效益。
發達集團麥胚芽、全麥面粉等產品實現批量生產,仁和紡織在全國率先將納米纖維產業化……截至目前,我縣已將30余個市場個性定制產品成功批量生產。
記者 董玉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