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今年9月,武城縣檢察院信息員在“未成年人保護”網絡平臺上反映,武城縣一名8歲兒童,5年前因車禍父母雙亡,至今未得到任何賠償,希望得到幫助。武城縣檢察院經對該信息調查了解到,再有一個月,保險索賠訴訟時效即將失效,孩子親屬因利益之爭,均不提供相關證據。武城縣檢察院立即對其開展支持起訴,及時中斷了訴訟時效,維護了孩子的合法權益。
記者日前從武城縣檢察院關工委了解到,該案例只是武城縣檢察院通過“互聯網+未檢”(“未檢”,未成年人檢查工作的簡稱)未成年人保護平臺辦理的一個普通案例。今年初,武城縣檢察院創建“互聯網+未檢”未成年保護工作平臺,整合未成年人家庭、學校、社會和司法保護資源,調動全社會的力量,推動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社會化。平臺運行以來,信息員發現并反映問題260余條,相關部門已解決237件;武城檢察院針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案件反映出的管理漏洞,辦理民事行政監督案件11件,移送立案監督及職務犯罪線索7件。
登錄武城縣檢察院“互聯網+未檢”未成年人保護平臺系統,可以看到,教育保護、食品安全、文化管理、藥品監管等七大模塊赫然在列,全面涵蓋了未成年人的家庭保護、學校保護、社會保護和司法保護等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互聯網+未檢”工作平臺建立了一支來自社會各個層面的信息員隊伍,其中包括教師、家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民間愛心人士,基層團委、婦聯工作人員,學校、相關行政部門的專職信息錄入人員等,人員涵蓋社會的各個層面,目前已發展到1000余人。目前,這支隊伍已經形成“武城群眾”效應。也就是說,廣大人民群眾只要發現身邊存在危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蛛絲馬跡,就會通過互聯網或者手機APP發布消息,信息管理員能夠迅速將這些信息分流至相關職能部門。“對于信息員反映的問題,我們采取分層遞進處理制度,通過網絡互聯互通,交由團縣委、婦聯、教育局等15個信息平臺成員單位處理。”武城縣檢察院檢察長、武城縣關工委常委智廣介紹,武城縣檢察院專門出臺了《關于加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工作實施意見》《武城縣“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信息平臺”運行規范》,明確15個部門在未成年人保護工作中的職責任務,各單位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平臺信息錄入及處理、反饋、移送等環節中的日常聯絡工作,由檢察院負責組織協調、溝通聯絡、督促檢查。對于職責范圍內應由其處理的問題,逾期不處理的,系統將自動預警提示;兩次不處理的,將在平臺公告欄予以通報。(晚報記者楊碩通訊員馬澤友王玉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