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耀五
武城縣的治地舊址,在今河北故
城瓦子莊一帶,當初稱“東武城”,西晉太康年間(公元280年-289年)去“東”字演變稱為武城。至于這個東武城的始置年代,武城人大致有三種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夏禹七代孫蕓,封公子武于此,因名。”第二種意見認為:“武城禹貢冀州之域,春秋為晉東鄙地,晉因備齊始城焉,七國為趙地,趙惠文王封公子勝為平原君,食邑東武城,此蓋其地也。”第三種意見:“唐、虞、夏、商幾代,武城屬兗州地。春秋為晉東鄙地。戰國為趙地東武城。”“東武城”究竟始城于何時呢?
晉國“武城”非今武城
關于第一種提法,其依據不為人知,又不見有文獻、地圖記載,不足為信。
第二種提法,“晉因備齊始城焉”之說,僅在武城人中流行,也不足為信。
實際上,春秋前期,晉國和齊國的關系一直很友好,就是在齊桓公和晉文公相繼稱霸時期,兩國也一直很友好。晉文公在流亡時期曾到齊國避難,齊桓公很器重他,還把女兒嫁給了他。晉景公十一年(公元前589年),晉、齊兩國兵將在鞍地交戰,齊兵大敗,晉國追兵直抵齊都臨淄,齊國元氣大傷,不得不向晉國低頭屈服。此后的齊晉軍事沖突中,晉國一直占優勢,直到春秋時代結束。晉國征伐齊國達到了為所欲為的程度,而齊國則一味委曲求全,除了送人質,就是道歉。故春秋晉國期間,晉國沒有也沒必要在晉齊邊界筑兵營——武城,以防范齊國。在整個春秋時期,齊晉邊境都沒有設置“武城”。
戰國之初,齊國依然弱小,鄰國照常欺負它,直到公元前356年,齊威王任用鄒忌等賢相能臣治理齊國,齊國才逐步強盛。春秋時期的晉國和戰國前期的趙國都沒有必要在晉齊邊境構筑“武城”以防范齊國。
實際上,晉國只有一座“武城”,處在晉秦邊界,即今華縣東一帶。《史記·秦本紀》記載:“(秦康公)二年(公元前619年)秦國攻伐晉國,奪取武城,報了令狐一戰的恥辱。”文中的“武城”即春秋時晉國武城。《左傳·文定八年》:“秦人伐晉,取武城。”也指此事此城。
自晉國武城于公元前619年被秦國奪取之后,整個晉國期間再沒有第二座“武城”。這個事實,有《中國歷史地圖冊》中《秦晉地圖》可佐證。
武城是趙國為抗齊所建
第三種提法,武城是戰國時期趙國所建。戰國中期,晉國分裂成了韓、魏、趙三國。趙國先定都于晉陽(今太原),后遷往中牟。因國都距韓、魏、秦較近,趙敬侯元年(公元前386年),趙國的國都由中牟再遷邯鄲。值得一提的是,也就在這一年,即公元前386年,齊國齊太公田和被周安王列為諸侯,取代了腐朽的姜氏政權,開創了田氏齊國時代。田和勵精圖治,為公元前356年執掌齊國的齊威王爭霸天下奠定了基礎。
趙國為護衛國都邯鄲,遂在邯鄲南修建了趙國第一個軍事基地——武城(今河北磁縣講武城鎮,戰國至唐朝一直稱武城)。接著,又在東部趙齊邊境為防范逐漸興盛的田氏齊國,修建了另一座“武城”,為區別于邯鄲南之武城,遂將此武城命名為“東武城”。
邯鄲南之武城在《史記·趙世家》中有記載:“幽繆王趙遷元年,筑柏人城。二年(公元前234年),秦攻武城,扈輒率軍救之,軍敗,死焉。”文中“武城”即為邯鄲南之武城。
網絡搜尋“扈輒”:“扈輒,趙國將領。趙王遷二年(前234年),秦將桓崎進攻趙國的平陽(今河北磁縣東南)、武城(今河北磁縣西南)。扈輒率兵救援,兵敗被殺,秦軍攻占平陽、武城,十萬趙軍戰死。”
以上三處記載中之“武城”,皆指戰國時期趙國邯鄲南之武城,即今磁縣講武城。
武城建于公元前370年前后
晉國分裂之前,此區域沒有武城和東武城兩座城池的標識。在《公元前350年諸侯稱雄形勢圖》中第一次出現了“武城”和“東武城”,故可知兩城的修建下限時間應在公元前350年。另外,“武城”的修建時間不應在中牟遷都以前,因為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趙國都不會把國都中牟處在東、南、西三面受敵的情況下,而在其北面的國家腹地修筑“武城”御敵。而中牟遷都邯鄲的時間是公元前386年,這是“武城”筑城時間的上限。故這兩座城池始置時間應在公元前386年以后至公元前350年之前的某個時間,也就是公元前370年前后。
權威工具書《辭海》注“武城”:(1)春秋魯地,又名南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公元前554年魯襄公筑武城以御齊,即此。(2)春秋楚地,在今河南省信陽市東北。《左傳·定公四年》“武城黑謂子常曰”杜注:“黑,楚武城大夫。”(3)春秋晉地。在今陜西華縣東。《左傳·文定八年》:“秦人伐晉,取武城。”即此。(4)戰國趙地,又名東武城。在今山東省武城西北。趙孝成王封平原君于此。漢置東武城縣。《辭海》的注釋,也認定“東武城”始置于戰國時期的趙國。
有《史記》上的記載,有《中國歷史地圖冊》中的標識,又有權威工具書里的注釋,多方印證,我認為東武城的始置時間應該可以確定在公元前370年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