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為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多措并舉鞏固脫貧成果指明了方向。做好二者的有機銜接和協同推進,既有利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培育長效脫貧機制,又有利于促進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做好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要在對前期工作經驗總結的基礎上,因地制宜,下好鄉村振興這盤大棋,規劃好“城鄉融合、區域一體”的體系,把握好“支柱產業和鄉村治理”這兩個關鍵,協調好“用人難、用錢難、用地難”三個核心,構筑好“基層黨建、集體經濟、載體建設、制度保障”四個基礎。
規劃好城鄉融合、區域一體的體系,加快鄉村產業融合創新發展。挖掘農業生態、休閑觀光和文化價值,積極應用推廣“互聯網+”,是推動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重構和升級,推進農村三產融合發展的創新舉措。農業新品種引進、新技術推廣和新模式應用等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推進智慧農業發展,推動農業產業鏈改造升級,是促進產業融合發展的體系保障。以農產品品牌建設為依托,以創建農產品地理標志等助推優質特色產業發展。
解決“用人難”問題,加強引進和培養各類專業技術人員。開展專業培訓,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鄉村振興引入新鮮血液,形成引進和培養結合的機制,是解決人才瓶頸的最新、最快、最有效的舉措。與高等院校聯姻,聘請高校專家人才、特色小鎮、科技小院駐站碩博研究生等,開展人才創新創業對接洽談會和涉農領域專場活動,吸引更多農口院校專家人才對接洽談、指導生產,不但解決高校、科研機構農業技術轉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對農村的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到關鍵性作用,使得人才有了創新創業環境,農村有了提升動力。
解決用錢用地等問題,拓寬項目建設投資渠道。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項目與涉農項目相結合,堅持因地制宜,增加拆舊區農田整治投入,使耕地的數量、質量得到大幅提高。針對農村公路建設問題,建議上級充分考慮地方財力不足等困難,適當提高補助標準,以文件形式明確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投入比例,同時根據區域經濟發展情況,適當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傾斜。
構筑好基層黨組織,加強文明村創建工作。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堡壘作用,結合各鄉村的實際,因地制宜,把民俗村史、遺址遺跡、旅游資源等一系列文化元素,有機融入到美麗鄉村建設之中。深入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加強農村家庭文明建設,讓文明風尚成為自覺行動。
培育集體經濟支柱產業,推動鄉村組織高效運作,探索鄉村治理新路徑。對農村干部隊伍實施以“雁歸工程”“頭雁工程”“雛雁工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黨組織書記“雁陣”行動計劃,構建起農村黨組織書記“選育管用”的閉環體系等,不僅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也提升了基層干部能力和水平。發展村集體經濟扶持資金,支持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實施發展村集體經濟倍增工程等增加村集體收入。“多村一社區”體制改革工作的穩步推進,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鄉村治理的有效探索,以及村級組織運轉經費補助資金投入的加大和村干部補貼報酬正常增長機制的建立,都從不同的層面、不同的角度,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張英杰(作者單位:樂陵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