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過年”是減少人群流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有效舉措。近日,中辦、國辦聯合發文,為異地務工群體發放補助補貼,各地也陸續出臺配套政策,鼓勵“就地過年”。引導異地務工者“就地過年”,物質補助固然重要,但從根本來看,要找到比物質補助更有效的“磁石”,那就是情感上的關心關懷。
以心交心,激發情感共鳴?!蔼氃诋愢l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適逢新春佳節,“就地過年”者則會多一些思鄉之情。但為了疫情防控大局,異鄉客人選擇“就地過年”,無疑是一種奉獻精神的體現。各地政府應當加大對“就地過年”人群的關心關懷力度,強化基礎保障,在確保供暖供水、食品物資充足供應的同時,也要保障娛樂需求的滿足,沖淡“就地過年”者的孤寂感。另外,要加強走訪慰問力度,一方面,對“就地過年”人群的走訪慰問;另一方面,要加大對留守老人、兒童的關懷力度,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解決實際困難,讓他們感覺“就地過年”有人關懷,家人有人照顧,解除后顧之憂。此外,要加強對“就地過年”者的宣傳褒獎力度,讓他們感覺自己的犧牲有人關注、有人認同、有人感恩,增強其光榮感。
嚴防嚴控,織密防控網絡。繩斷于細處,冰裂于薄處。“就地過年”可有效減少人員的流動,對于疫情防控工作確實貢獻頗大,但正因如此,各地決不能對疫情防控有半點松懈,不能辜負“就地過年”群眾的犧牲和付出。尤其要持續加強對“就地過年”人群的保護力度,確保日常消毒和藥品的充足供應,配發防疫物資,盡最大力度降低“就地過年”風險,杜絕只講奉獻,不談保障的問題。同時,也需采取送菜上門、送醫上門、送學上門等多種手段和途徑,減少因“就地過年”群體激增而帶來的人員流動,以系統思維強化疫情防控。
□田安剛(作者單位:夏津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