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茅臺集團總工程師、首席質量官王莉入圍中國工程院增選院士名單的消息引發廣泛爭議,有人調侃稱王莉為“白酒院士”“醬香型院士”。
應承認,增選院士是一項嚴肅性和專業性都非常強的工作,一些網友和媒體的質疑難言精準,甚至感性大于理性。但是,這不意味著“白酒院士”可以回避輿論監督,畢竟“煙草院士”的前車之鑒并不遠。
面對質疑,貴州省科協進行了回應,大致可以總結為:一是王莉入圍院士候選人符合相關流程;二是王莉競逐院士“完全有這個條件”;三是此事引發質疑,或因有人蹭熱點……
這種籠統概括、避重就輕的回應,自然難以服眾。人們究竟在質疑什么?
首先是合理性或價值導向問題。院士是我國科技界最高榮譽稱號,也是稀缺性資源,院士候選人應是推動社會進步、科技發展的楷模。但釀酒、飲酒本身存在爭議,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的研究表明,任何劑量的酒精都對健康有害,還容易引發其他社會問題。釀酒專家評選院士,向社會傳遞什么信號?
其次是王莉夠不夠條件的問題。中國工程院章程顯示,“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的人,可被提名并當選為院士。王莉在茅臺酒質量控制以及醬香白酒品質鑒定、評定方面的科研成就,到底夠不夠評選院士的標準和條件,貴州省科協應作出詳細說明,讓專家評判。
再次是有沒有場外因素的問題。2015年,《人民日報》曾刊文指出,院士評選中存在搞關系、拉選票等暗箱操作現象,為了當上院士,候選者個人和所在單位往往花費不菲,一些有能力、真正鉆研學問的人如果不會搞關系,有時連被推薦的資格也沒有。茅臺總工王莉的入圍,有沒有科研以外的因素干擾?
最后是院士評選公信力問題。2011年,煙草專家謝劍平當選院士后,近百位院士聯名“抗議”,但中國工程院表示謝劍平院士稱號不能撤銷,之后增選不再受理煙草科技領域的候選人的提名或推薦。此舉被控煙協會質疑“知錯不改”?!盁煵菰菏俊睕]走,“白酒院士”又要來?據報道,今年增選院士,諾獎得主屠呦呦再次落選。兩相對比,讓人如鯁在喉。
只有開誠布公、直面質疑、說清道明,才能讓人心服口服,才能平息“白酒院士”事件。院士遴選不應過多受到非學術性、功利性因素的干擾,而應回歸到學術性、榮譽性的本質上來,回歸到院士制度的初衷上來。晚報評論員 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