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知名銀行內部發布的一份題為《恪守異性相處尺度,拒絕職場“零”距離》的倡議書引發熱議。倡議書建議,同事集體聚餐避免異性單獨約飯、避免異性喂食,避免單獨開車送異性同事或讓異性同事坐副駕駛,避免團建、下班后異性單獨相處,避免聊女性話題或吐槽戀愛對象,避免用親昵性質或聊騷性質的聊天表情等。
這份被輿論稱作“最強員工行為規范”的倡議書,初衷無疑是好的,在防止職場婚外情、性騷擾等方面也能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這方面的慘痛教訓并非個案。前車之鑒,當引以為戒。
盡管如此,倡議內容仍有不少值得商榷之處,最招人質疑的就是標準太高、要求太嚴,有侵犯員工隱私之嫌。異性同事相處當然要有度,這個“度”主要指法治底線和道德底線,只要能守住底線,異性同事如何相處則是其基本的生活權和自由權,公司不宜、也無權干涉。“軟約束”也是一種約束,如此倡議逾越了公與私的邊界,恰恰沒有把握好度。
用力過猛往往達不到預期目的甚至適得其反。現實中,異性同事之間單獨吃頓飯、順路送同事回家、聊聊女性話題、幫忙擰瓶蓋等現象,既很普遍又很正常,如果這都被視為不當行為,相當于退回到了“男女授受不親”的舊社會,很容易招致反感和抵觸。有網友調侃,“連中學生都沒管這么嚴!”
吸取“前期相關事件教訓”,保護員工的職業生涯和家庭幸福,也要抓住重點和關鍵,“一人生病,全體吃藥”是不行的。何為重點和關鍵?顯然是職權,即防止少數領導干部以權謀私、以權謀色、騷擾異性。處于平等地位的普通同事之間的曖昧甚至婚外戀行為,主要是道德層面的問題,只要不對公司利益造成威脅和損害,公司不宜過度干涉。
去年9月,某銀行新員工“拒絕領導敬酒被扇耳光”事件發生后,中國銀行業協會修訂從業規范,印發《銀行業從業人員職業操守和行為準則》。針對行業亂象,《操守和準則》對銀行業金融機構提出“防止和制止利用職權、從屬關系等實施性騷擾”等要求,對高管提出了“帶頭遵守”等要求,并明確提出“管好關鍵人、管到關鍵處、管住關鍵事、管在關鍵時”的具體要求,可謂正中要害。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認真貫徹落實上述《操守和準則》,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職場環境和氛圍。擅自加碼、層層加碼,在規范之外做文章,恐怕會落個“出力不討好”的結局。晚報評論員 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