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第四個中國農民豐收節“節味”尚未消散,一次朝著“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的急行軍已經開拔。9月25日,全市“噸半糧”生產能力建設動員大會召開。從今年秋季開始,我市將利用5年時間,在全國建成第一個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大會圍繞“書記抓糧”4個字,勾勒藍圖路線、部署行軍方略、指導戰術戰法,明確了市、縣、鄉、村四級書記抓糧食生產。
面對這場硬仗,為什么強調“書記抓糧”?就是為了集結戰力、聚焦火力、盡銳奪勝。書記作為黨政領導集體的“火車頭”,一言一行都影響著“班組”成員的工作動力、發力方向。“噸半糧”創建工作,只有“一把手”帶頭干起來、挑起擔子來,為其他同志示好范、帶好頭,才會形成層層抓落實的生動局面,才能把最強力量、最優資源匯聚到創建目標上來。
“書記抓糧”務求盡銳奪勝,要以心懷“國之大者”的政治自覺扛起責任。糧食安全是“國之大者”。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用“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一個永恒的主題”等鮮明論斷,強調糧食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從這一層面講,創建“噸半糧”既是檢驗“政治三力”的試金石,也是踐行“兩個維護”的生動體現。立足現實看,德州作為全國五個整建制糧食高產創建試點之一、全國第一個“畝產過噸糧,總產過百億斤”的地級市,糧食量大質優,既是我們的老字號、金招牌,又是我們的潛實力、硬“本錢”。糧食種好了,我們延伸農產品加工鏈條、打造食品名市就有了底氣,依靠農業強市富民就會成為現實。
“書記抓糧”務求盡銳奪勝,要以敢于“亮劍”的勇氣膽識攻堅克難。建設大面積“噸半糧”示范區前無古人,難度可想而知。我市小麥、玉米曾分別創下畝產800公斤、1100公斤的高產記錄,但這些記錄均產生于小田,從小田高產邁向大田高產,在土、肥、水、種、密、保、管、工等方面,都需滾石上山、爬坡過坎。要拿出“亮劍精神”,錨定奪勝目標,層層壓緊扛實責任,村抓樣板田、鎮抓示范田、縣抓高產區、市抓大鎮。要矢志改革創新,在政策、技術、模式上蹚路子、找良策,全面激活優質要素。要以“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決絕,克服發展道路上的艱難險阻,凝聚攻堅克難的強大合力,積跬步致千里、積小勝為大勝。
“書記抓糧”務求盡銳奪勝,要以“掛圖作戰”的目標倒逼創造奇跡。創建“噸半糧”,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科學工程。要沉下身子苦干,把目標顆粒化分解為具體實施步驟,任務到人、責任到人,實施“掛圖作戰”,對照進度圖、施工圖、責任圖,以目標倒逼進度、時間倒逼程序、督查倒逼落實,激發起廣大干部迎難而上的責任心、事業心和必勝信心。要學糧懂糧會干,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的問題,因地制宜、科學規劃、以點帶面、梯次推進,圍繞實施高標準農田、耕地地力、現代種業、現代農機裝備、科技服務提升及增產技術模式集成推廣等六大提升工程,精準發力、科學施策,多聽專家怎么說、多看專家怎么干,推動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技深度融合,讓“噸半糧”創建成果經得起歷史檢驗。
奪勝“噸半糧”的支撐點和落腳點,是讓“噸半糧”創建主體——農民群眾增收入、得實惠。要抓住產業振興這一關鍵,扛牢“糧食安全、食品名市、城鄉融合”三面大旗,統籌謀劃做好糧食高產的“后半篇文章”,讓高產的糧食在二產、三產環節打出強品牌、賣出好價錢,使“噸半糧”創建可持續、能創富、受歡迎,全力打造全國糧食綠色高質高效高產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