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被拐14年的孫卓牽動著社會各界的目光。12月14日,孫海洋夫婦稱,孫卓愿意到深圳上學,家里人正在為他聯系學校。深圳市教育局工作人員表示,戶籍地不在深圳,并不影響孫卓正常入學、參加高考等,入學條件取決于父母的積分,具體入學安排可直接與居住所在區域的學校聯系溝通。對此,很多網友直呼:“終于圓滿了!”
從“不會回到親生父母身邊”到“還未決定留在哪邊”再到“決定回深圳”,短短幾天時間,這個18歲才第一次坐高鐵、置身于輿論風口浪尖的孩子,承受了太多與其年齡不相稱的曲折經歷。客觀講,他回到親生父母身邊,更符合常情常理和世道人心。但孫卓的回家之路注定不平坦。
在相關部門協同努力下,解決孫卓的戶口、轉學以及高考資格等問題,應該不是什么難事。恰如有人分析的那樣,對于志在考取名牌大學的孫卓來說,在廣東參加高考比在山東參加高考要“劃算”得多。當然,孫卓決定回到親生父母身邊,主要原因應該不是高考。
清除外在的障礙不難,難的是打通內心的隔膜。事實上,自年幼的孫卓被人販子拐走那一刻起,悲劇就已釀成,我們很難用“圓滿”一詞來描述這個故事。抉擇向來是艱難的,讓一個被拐14年的孩子“選家”,無疑更難。一邊是苦苦尋親的親生父母,一邊是含辛茹苦的養父母,孫卓一度左右為難,實乃人之常情。
孫卓的情況并非個案。有社會學研究者發現,尋親成功后,被拐孩子與原生家庭的融入表現為三類:主動融入型、自主選擇型、猶豫隔離型。孫卓和電影《失孤》原型郭剛堂的兒子郭新振就屬于自主選擇型,只是前者最終選擇了親生父母,后者選擇留在養父母家中。據報道,截至今年8月底,“梅姨案”中已找回的5名孩子有3名留在養父母家中,有孩子甚至拉黑了親生父母。
社會關注尋親事件,不僅要關注犯罪鏈條上每一個人將受到何種懲罰,也要關注被拐兒童如何更好地融入原生家庭、融入社會。呵護好“孫卓們”的回家路,需要相關部門、救助機構、公益組織以及社會大眾等,加強對被拐孩子情感與心理訴求的關注與幫扶,為他們回家營造一個寬松、包容的環境。
同時,要警惕對被拐孩子的“標簽化”和“污名化”現象。沒有人愿意頂著“被拐兒童”的標簽生活一輩子,有意識地淡化他們被拐的經歷和身份,其實也是一種呵護。值得一提的是,無論何種情況,都應充分尊重孩子的真實意愿,盡量別去打擾他們的生活,更不應該逼迫他們作出兩難的選擇。 晚報評論員 陳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