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要發家,種棉花”成為德州婦孺皆知的一句口號。1982年9月22日,《人民日報》頭版以“德州地區社員盛贊糧棉統籌兼顧雙增產,抓住金,大上銀,日子越過越喜人”為題,報道了德州地區在短期內實現糧棉雙增產的經驗。
新中國成立后,棉花等農作物有了較快發展,產棉比較集中的夏津、平原都曾有過“銀夏津”“銀平原”的美稱。20世紀50年代初,德州專署曾在德縣的曹村抓點,以帶動全區的棉花生產。1954年到1958年期間,棉花年均總產達104萬擔,其中1955年棉花種植面積達到18.44萬公頃,單產20.5公斤,總產112.62萬擔,人們稱這一時期是糧棉一起上的“黃金時代”。之后,德州棉花發展一度出現了徘徊,到1978年,全區植棉面積10.77萬公頃。
1979年12月15日,全國棉花生產會議在北京召開,強調了棉花生產對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山東省委省政府迅速貫徹了會議精神,并于1980年1月份出臺了一號文件《關于迅速發展棉花生產的決定》,文件規定“以生產隊為單位,每人貢獻10斤皮棉,保證口糧360斤;貢獻20斤皮棉,保證口糧380斤;20斤以上,每斤加口糧4斤或兌2斤化肥”。與此同時,德州地區推出了聯產計酬的“五定一獎”生產責任制:所有棉田實行定人員、定面積、定產量、定報酬、定成本,超產獎勵。當時的德州,是全國最貧窮的十個地區之一,1978年人均分配47元,半數生產隊每人每天分不到一斤糧。政策一出臺,獲得了極大歡迎。德州農民迅速行動起來,魯北大地呈現一片繁忙的勞動景象。夏津縣新盛店鎮任宮莊村的宮福成,時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帶領全村群眾走植棉致富的道路,全村植棉35公頃,單產皮棉114.5公斤,成為北方棉區的一面旗幟。1979年12月28日,宮福成被國務院授予全國農業勞動模范。他四次出席全國棉花工作會議,多次受到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1980年1月份,德州地委提出實現全區總產皮棉百萬擔的目標,但大家沒有想到,總產竟達到了200萬擔!當時,地委領導在會上總結了這樣九個字“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德州老百姓則喊出了“糧食是金山,棉花是銀山,黨的政策是靠山”。在德州的鄉村集鎮,農民賣棉花的馬車擠滿了供銷社的院內院外。農民賣棉花后抓著大把的鈔票在集市上把幾乎能看到的工業品一掃而光,就連不擺頭的電風扇也被富裕了的農民搬了回去。幾百年的土坯房推倒了,一磚到頂的磚房一幢一幢蓋起來了;幾十年的老棉襖脫掉了,新里新面新棉花的新衣裳穿起來了。1983年12月25日,《人民日報》報道了“德州地區實現農業縣縣翻番”的消息。德州農業總產值比1978年增長1.59倍,糧食總產22.6億公斤,增長50%,收購皮棉630萬擔,人均純收入達到390元,增長8.3倍。
1984年,德州全區糧食總產達到199.7萬噸,棉花總產達到36.2萬噸,占山東全省棉花總產的三分之一,占全國棉花總產的十分之一,為歷史最好水平。通訊員趙馨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