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瑩
基層理論宣講工作是加強基層宣傳思想工作的關鍵環節,是新時代傳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和教育基層干部群眾的有效途徑,是打通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的重要渠道。如何宣講好黨的創新理論?要把握好以下五對關系:
“釋”與“導”。“釋”是進行理論上的闡釋。當前,宣傳宣講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是一項重大政治任務。理論闡釋不是做“二傳手”,不能照本宣科,而要向干部群眾深入闡釋黨的百年歷程與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百年的創新發展,系統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時代背景、實踐基礎、理論淵源,深刻解讀這一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與實踐要求。通過深入宣講,要讓廣大基層干部群眾從黨的百年奮斗中看清楚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弄明白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導”是要把好導向。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理論宣講最重要的是牢固樹立人民立場,在宣講內容上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在新時代傳播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理論成果,要緊密結合群眾思想實際,析事明理、解疑釋惑、回應關切,把服務群眾與引導群眾、依靠群眾與動員群眾、滿足群眾要求與提升群眾素養結合起來,架起科學理論與人民大眾的橋梁,引導廣大群眾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始終與黨同心同向同行,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召開。
“上”與“下”。“上”是吃透上情,就是準確把握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要求。“下”是把握基層需求,就是要了解干部群眾對科學理論的內在需求。正確處理吃透上情與把握需求的關系,最要緊在于堅持問題導向,做好結合文章。一要在調查研究上下功夫。宣講前必須要深入基層進行調研、座談,充分了解基層干部群眾的思想困惑、關注熱點、理論需求等民意民聲,掌握第一手資料,有針對性地分析研究,把宏觀的政策理論轉變為精準指導。二要在議題設置上下功夫。主動、精準地設置議題,把宣講重點與當前工作重點結合起來,與為群眾辦實事緊密結合起來,與干部群眾的思想和工作實際緊密結合起來認真思考,做到把準脈、開對方,讓理論在服務地方、服務基層、服務群眾上發揮重要作用。
“內”與“外”。做好理論宣講工作,建好人才隊伍是關鍵。近年來,我市統籌整合體制內外宣講人才資源,已建成了理論宣講專家庫、百姓宣講人才庫和文藝宣講人才庫三類百名宣講人才庫,為常態化宣講提供人才支撐。一是善借外力,打造高層次宣講隊伍。加強與高校、黨校和機關單位合作,充分發揮黨(高)校教師掌握理論、熟悉政策、擅長講授的優勢,打造“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高層次宣講隊伍。二是用足內力,打造常態化宣講隊伍。市委講師團每年從全市百姓宣講比賽中選拔來自各行各業的優秀宣講員充實人才庫,不斷為理論宣講注入源頭活水,打造常態化宣講隊伍。三是挖掘潛力,打造接地氣宣講隊伍。挖掘、培養“草根”宣講員,從工人農民、教師醫生、道德模范、五老人員、文藝愛好者等不同職業和群體中選拔宣講員。講群眾身邊“事”,說群眾信服“理”,打造有溫度有活力宣講隊伍。目前我市已經形成以百姓宣講輻射帶動的“專家學者講理論、領導干部講政策、典型模范講事跡、百姓群眾講故事”的基層理論宣講新模式。
“集”與“分”。“集”是集中宣講,是為學習貫徹中央、省市委重要會議精神和重大決策部署進行的大規模集中宣講活動。“分”則是指分眾化宣講。根據形勢要求、采取機動靈活的微宣講方式,精準把握不同人群的知識結構、認知習慣、學習需求、興趣偏好等,進一步增強宣講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對黨政機關干部,側重宣講黨的方針政策、中央省市重要會議精神、形勢政策、經濟發展、工作方法等;對學校師生,側重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師風師德、精神文明建設等;對社區居民,側重宣講民生問題、社區管理、安全生產、文明城市創建等;對農村居民,側重宣講鄉村振興、土地流轉、社保養老、衛生醫保等等,通過析事明理,及時為群眾解疑釋惑。
“深”與“淺”。“深”是指理論宣講的深度。把理論講深講透才有說服力,只有深刻的理論才能直抵人心。“淺”是要“淺出”,即根據聽眾不同需求,用通俗簡單的道理把黨的創新理論講清講實講活,讓理論宣講既“有意義”又“有意思”。在敘事方式上下功夫。針對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痛點問題,善用“小切口”解析“大道理”、“小角度”闡述“大觀點”、“小故事”反映“大時代”,以情動人、以小見大。在話語轉換上下功夫。黨的理論傳播者不僅是“傳聲筒”,還是“放大器”,更是“調音器”。要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響亮,聽得更舒暢,就需要把“普通話”轉化為“地方話”、“書面語”轉化為“口頭語”,講群眾聽得懂的話,努力使理論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在拓展陣地上下功夫。宣講員要“走”起來,把“固定講臺”變為“流動課堂”,廣場公園、田間地頭、車間班組、街道社區、校園課堂,因地制宜,開展短小精悍的微宣講,讓黨的理論政策如春風般吹進群眾心里。做優“文藝式”宣講。把“講理論”與“演文藝”結合起來,用快板、說唱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使理論“活”起來、“動”起來、“鮮”起來。做活“互動式”宣講。做好“新媒體”宣講。利用網絡、手機等新興媒體,把“大主題”分解成“微話題”,以微課堂為陣地、微媒體為平臺、微宣講為載體,打造“隨時隨地學理論”宣講品牌,構建線上線下同頻共振、網上網下共同發聲的立體式宣講格局。
(作者單位:德州市委講師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