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夢想的征途上,總有繼往開來的重要節點。
歷經千辛萬苦,穿越千山萬水,人間正道浩蕩前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世人矚目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如期實現后的中國,怎樣以發展格局之變重塑合作競爭新優勢,在為自身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同時,也與世界共享中國發展機遇?
春天里,全國兩會拉開帷幕。凝聚起最廣泛的智慧和力量,為新時代的發展獻計獻策,在勇毅篤行中續寫華章,中國將再次以“行動派”給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以確定的回答。
(一)
新年伊始,列車在剛建成不久的贛深高鐵上飛馳,于老區與特區之間跑出振興發展的“加速度”;“東數西算”工程全面啟動,貴州、寧夏、甘肅等西部省份將構建數字時代“經濟新版圖”;白洋淀旁,雄安新區塔吊林立,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規模建設同步推動進入重要階段;之江大地,“任務清單”第一時間下達,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大潮澎湃……
新時代一道道風景線,氣象萬千——神州大地龍騰虎躍的一幕幕,鋪展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壯美畫卷。
目標明確,路徑清晰,方法科學。中國共產黨人以更加強烈的歷史主動精神引領發展,推動“中國號”巨輪一往無前,印證著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深刻總結——
“我們沉著應對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構建新發展格局邁出新步伐,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實現了‘十四五’良好開局。”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經濟現代化的路徑選擇,是關系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這樣的“選擇”,如此的“戰略”,有著更多“精準”的注腳。
0.01mm——這是我國實現上機加工的極小徑銑刀的直徑。補短板、強弱項,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突破,穩鏈強鏈,中國制造根基更牢;
1.5萬列——這是我國鐵路去年開行中歐班列的數字。“鋼鐵駝隊”日夜兼程,成為沿線國家和地區互利共贏的紐帶;
5.2億戶——這是我國5G手機終端連接數。5G時代加速奔跑,在賦能實體經濟、創造高品質生活主戰場上作用逐步顯現;
707.2億美元——這是第四屆“進博會”的“成績單”。連續舉辦4年的進博會,折射中國從世界工廠到世界市場、從依靠外需到擴大內需的深刻轉變;
超1000億件——這是我國快遞業2021年的業務量。寬帶網絡“村村通”,快遞物流“路路暢”,農村電商激活大市場……
一個個數字,對照的是全球經濟循環受阻、外部市場需求收緊、國內發展條件變化的時間進程。歷風霜而不餒、經冰雪而愈堅,朝著高質量發展目標全力挺進,這樣的韌性與潛力,應和著2021年7月1日響徹天安門廣場的莊嚴宣示——
“今天,中華民族向世界展現的是一派欣欣向榮的氣象,正以不可阻擋的步伐邁向偉大復興。”
(二)
“許多跨國公司來到中國,是被中國成熟的供應鏈和超大的內需市場所吸引。”花旗集團董事長約翰·杜根發出感慨。“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更多轉向由國內消費驅動,同時繼續擴大開放,中國將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更多增長動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如此評價。
中國何以能做到?既因為,我們在應對風險挑戰中進一步積累了對做好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更源于,我們在把握自身命運中主動推進了中長期經濟格局的再定位。這,正是成績背后的發展智慧與深刻邏輯。
洞察時與勢,把握危與機。
歷史會記錄下這樣的鏡頭——
那是2020年3月底,新冠肺炎疫情嚴峻膠著,習近平總書記前往浙江考察,冒雨來到舟山港。彼時春寒料峭,國外原材料進不來、國內貨物出不去,這個世界貨物吞吐量第一大港一度成為“空港”。
總書記一路深入調研,進行著深邃的戰略思考。
“我感覺到,現在的形勢已經很不一樣了,大進大出的環境條件已經變化,必須根據新的形勢提出引領發展的新思路。”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回京后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首次提出這一重大決策。
“通過!”2021年3月11日下午,北京,人民大會堂。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決議。黨的主張、人民的意志共同繪就宏偉藍圖,前進方向無比清晰——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
梳理發展脈絡,關于“勢”的認知,對于“為”的決策,一以貫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經濟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什么是高質量發展?經濟循環暢通是一個重要標志。在2017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高質量發展應該實現生產、流通、分配、消費循環暢通”。近年來,圍繞“暢通國民經濟循環”,黨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持續推動我國經濟穩中有進、長期向好,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有力支撐。
思想之偉力,正在于應歷史之變、解時代之問、察實踐之偏,指引中國實現由富向強的關鍵一躍。
“我們要注意防范一些認識誤區。”當致力于重塑競爭合作新優勢的中國牽動著世界的目光,我們則“眼睛向內”把脈開方,把更多更大的壓力留給了自己。
在必須加以糾正的片面甚至錯誤的認識的清單上,主張在對外開放上進行大幅度收縮、固守“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舊思路、只考慮建設本地區本區域小市場和搞自己的小循環、搞低層次物流循環等,赫然在列。
這是深刻的歷史自覺,也是深刻的發展洞察。
“深入分析自己的優勢領域和短板不足,進一步明確經濟發展的重點產業和主攻方向”、“進入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全國統一大市場和暢通的國內大循環,促進南北方協調發展,需要水資源的有力支撐”、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場需要保持頑強斗志和戰略定力的攻堅戰、持久戰”……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科學部署,使新發展格局“是什么”“怎么干”更加清晰。
“怎么干”?各地用火熱的實踐充實著答案。
從2022年地方政府工作報告中不難看出,各省份普遍下調了GDP增速預期目標。但“降速”中并不缺乏“雄心”。從積極培育消費新增長點,到挖掘數字經濟等新動能,再到加快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各地“在大的戰略格局中找準選好自己的定位”的努力貫穿其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穩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的追求不斷延展。
(三)
只有咬定青山不放松,才能任爾東西南北風。
當前,外部環境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反全球化逆流泛起,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疫情持續蔓延,近段時間國際地緣局勢的波譎云詭,更是驅動全球市場避險情緒明顯升溫。為此,世界銀行、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均已下調今年世界經濟增長預期。
內部周期性問題疊加結構性矛盾,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凸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困難增多,能源保供、糧食生產、穩物價、促就業,樁樁“壓力山大”,件件彼此關聯,牽一發而動全身。今年一季度的中國經濟,還要邁過一個“坎”。
越是發展承壓,越要保持戰略定力,堅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狂風暴雨、驚濤駭浪中,增強我們的生存力、競爭力、發展力、持續力,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甚至中斷。”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
抓住關鍵要害,聚焦重點問題,未雨綢繆中更顯強大自信。
——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創新是其中一個關鍵變量。這就意味著,如果不能占據原創技術的“策源地”,就難以實現長期、穩定且效益和規模不斷增長的經濟循環。“高水平自立自強”必須放在事關生存和發展的高度加以考量,強化創新鏈和產業鏈對接,像當年攻克“兩彈一星”一樣,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的關鍵核心技術。
——暢通經濟循環。實現大循環、雙循環一定要打通“斷頭路”,修建“高速路”,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真正實現暢通無阻。近年來,我國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但總體看,供給端升級仍趕不上需求端變化,低端產品過剩、中高端產品供給不足等問題依然較為突出,“缺電”“缺芯”“缺柜”“缺工”等供給約束仍然較大。當前,要突破供給約束,就要進一步提升供需適配性,關鍵在于提高供給質量和效率。
——擴大內需。必須認識到,市場規模并非人口、地域的同義轉化,而是由分工水平高低、勞動生產率高低、收入水平高低等情況決定的經濟映射。擴大內需也不是要搞大水漫灌,而是要根據我國經濟發展實際情況,建立起有效的制度支撐,使建設超大規模的國內市場成為一個可持續的歷史過程。
——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如期正式生效、第五屆進博會“云招展”加速推進……“世界好,中國才能好;中國好,世界才更好”,這一生動的表達在開放的中國還將得到更多直接的體現。持續深化商品、服務、資金、人才等要素流動型開放,穩步拓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強大的國內經濟循環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將以此形成對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在激烈國際競爭中的強大競爭力、在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
——推動全面綠色轉型。大力推動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提升國內大循環質量效益的重要手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必須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促進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推進重點行業和重要領域綠色化改造。
構建新發展格局所蘊含的深厚內力,需要以深化改革為路徑,轉化為接續前行的實踐探索。在已有改革基礎上,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問題導向,奔著束縛市場主體的環節去,朝著阻礙經濟循環的堵點沖,短板就是跳板,盲點也是空間。
發揮改革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關鍵作用,要把加強改革系統集成、推動改革落地見效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宏觀、微觀、結構、科技、區域、社會等政策協同發力,不斷增強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如何梳理出深化改革的切入點、落筆處,期待著肩負時代重任和人民囑托的代表委員們以高度的責任心、強烈的使命感,為實現發展目標貢獻聰明才智、匯聚強大力量!
建功新時代,奮進新征程!
時與勢,就在奮斗的中國,在堅韌的中國,在前進的中國!(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經濟日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