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志國
閱讀提示
●城市管理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既是營商環境,也是現實生產力
●針對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問題難題,堅持“寧可上前一步形成交叉,絕不退后一步留下空隙”的原則,在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上持續用力,努力構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做到“三度”: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
城市管理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既是營商環境,也是現實生產力,既關系到城市的“面子”,也關系到城市的“里子”。省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全省上下要錨定“走在前、開新局”,勇于擔當、加壓奮進,努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上展現更大作為、作出更大貢獻。做好未來五年城市管理工作,應立足“走在前、開新局”總體要求,從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融入京津冀等重大國家戰略,到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等國家級城市名片尋求突破。堅持以人民滿意為目標,增強大局意識、爭先意識、創新意識、民本意識,樹立市場思維、科技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以理念思維、方式手段深度轉型,推動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增強大局意識。城市是一個多元共同體,管理好一座城市,要胸懷“國之大者”,樹立“大城管”理念和“一盤棋”思想,切實把城市管理工作擺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局中去,不僅要管好中心城區,更要協同推進縣域管理水平提升。針對跨部門、跨領域、跨行業問題難題,堅持“寧可上前一步形成交叉,絕不退后一步留下空隙”的原則,主動擔當作為,注重統籌兼顧,在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上持續用力,努力構建共享共治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增強爭先意識。省委強調,各領域都要事爭一流、唯旗是奪,抬高標桿、加壓奮進。市里年初也制定了“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工作機制。省、市要求我們“上趕爭”“走在前”,城市管理工作要順勢而為、積極作為,充分激發干部職工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凝聚起的昂揚斗志,與最優者對標、與最強者比拼、與最快者賽跑,在“三個走在前”上出思路、提措施,堅定“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信心決心,在新一輪競爭中爭主動、搶先機。
增強創新意識。長期以來,城市管理工作管得多、管得細、管得具體,主要精力多用在貫徹落實上級部署上,在主動創新、主動高點定位,主動求突破方面做得不夠。要有敢為人先、敢想敢干的膽氣,只有敢想才能敢干,只有敢干才能突破。城市管理工作要主動對標對表,向優秀學習、向先進看齊,找準切入點和突破口,對本地城市管理領域的短板弱項做到心里有數,用創新意識破解城市管理難題,實現跨越式發展。
增強民本意識。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和“為人民管理城市”的工作理念,把人民群眾的呼聲、市場主體的需求作為第一信號,把人民滿意作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第一標準,堅持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做到“三度”:將心比心的態度、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我們多操心群眾才能少憂心,我們多用心企業才能安心。讓城管人真正成為老百姓的“身邊人”“貼心人”。
樹立市場思維。隨著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對城市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城市管理成本不斷加大。我們必須拓寬思路,解放思想,積極“走出去”,借鑒外地先進經驗,探索環衛、市政、綠化等城市管理事務市場化運作模式。通過市場經濟手段多渠道籌集資金,吸引社會力量和社會資本參與其中,厘清政府與市場的關系,不斷提升資源化利用水平,逐步形成城市管理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
樹立科技思維。管理好城市,要以科學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為依托。立足實際,探索科技賦能,為城市管理精細化插上“智慧翅膀”。工作手段智慧化,在管網監測、安全生產、城市防汛等方面搭建信息化管理平臺,提升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設施設備先進化,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科技城市管理設施設備,持續推動“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
樹立法治思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尊崇法治、依法辦事,做到嚴格規范執法、提質長效執法、柔性文明執法。不斷健全城市管理領域依法行政制度體系,推動公用事業、園林綠化等重要領域立法。全面推行行政裁量權基準制度,加強行政執法監督機制和能力建設。加強城管執法隊伍建設,持續鞏固深化“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成效。
樹立底線思維。堅決踐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在公用事業、城市防汛等重點事項上要有“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增強憂患意識,守牢安全發展底線。履行好抓班子、帶隊伍、轉作風、守紀律的“第一責任人”職責,嚴守黨紀國法的紅線、把握親清有度的界線,筑牢修身正己的防線,嚴守廉潔從政紀律底線,持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作者系市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