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寶華
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幸福是“國之大者”。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決不能有任何喘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要在新起點上接續奮斗,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習近平
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強調要統籌推進“五大振興”,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我市作為農業大市,要盡快把“三農”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貢獻德州力量。
高標準建設“噸半糧”示范區。通過規模化經營、機械化耕作、標準化生產和社會化服務,夯實“噸半糧”生產能力,扛牢維護糧食安全重大責任。一是整合市內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建立全市統一的農村土地產權交易信息市場,為土地流轉提供便利。二是加快土地流轉。推動土地的集中規模化經營,鼓勵農業新型經營主體通過全市農村土地產權交易信息市場大規模流轉土地,從事規模化經營和專業化服務,提高平原地區農業勞動生產率。三是推廣大田作物規模經營模式。全力實施120萬畝“噸半糧”核心區建設,成方連片建設高標準農田。
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發展農產品加工業、農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產業。一是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我市應把農業納入到工業化大生產的體系之中,運用現代科技培育良種、科學種植和管理,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二是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和智慧農業。增加農業資本投入,積極推廣智慧農業大棚模式和技術,通過信息化等高新技術提升農業的科技含量和農產品品質。三是加快一二三產業融合。借助樂陵萬畝棗林、夏津黃河故道等既有農業資源,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選取自然條件好、基礎設施良、景觀獨特的村鎮,發展鄉村民宿、養老產業,帶動鄉村發展。四是積極推廣“電商+”模式。鼓勵支持各縣(市、區)打造農村電商產業園和電商村鎮,推進線上線下融合銷售模式創新。
大力推進鄉村建設。加大投資力度,實施鄉村建設行動,改善鄉村基礎設施,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一是加大財政支持力度。要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整合各類鄉村扶持資金,籌措設立鄉村發展基金,加大鄉村振興投入,形成鄉村振興資金與經濟發展同步增長,促進鄉村長效發展。二是高標準開展鄉村建設行動。我市應把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是加大對鄉村建設的金融支持力度。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籌措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資金,鼓勵金融機構降低鄉村建設項目的融資門檻。四是積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鄉村建設。在政策允許范圍內,通過PPP模式,以特色小鎮、產業園區等為載體,鼓勵工商資本到農村從事開發經營。
著力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打造農民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讓良好生態成為我市鄉村振興支撐點。一是實施鄉村生態和環境修復工程。二是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加大對鄉村水體、土壤、空氣污染的治理力度,強化農業面源污染防治。三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百日攻堅行動。強化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加快制定后期管護辦法,徹底改變村容村貌,對歷史文化和生態較好的村鎮,要加大投入,全面改造提升,建設宜居宜游美麗鄉村。
培養造就鄉村振興人才隊伍。一是打造高素質鄉村干部隊伍。著力培養有知識、會管理、能創新的高素質農村干部隊伍,把帶領農民致富、引領農村發展的能力和成效作為農村基層黨員干部考核的重點。二是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要走農業經營人口少而精的路子,培養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全面建立職業農民制度,并為職業農民評定職稱,引導符合條件的新型職業農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制度。三是吸引各類人才投身鄉村建設。要提升回引政策含金量,吸引大學生、進城務工人員、退伍軍人、新鄉賢等各類人才回鄉創新創業或者投身鄉村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成效。建立健全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一是充分發揮村黨組織書記和主任“一肩挑”的優勢,建立激勵村“兩委”及其成員推進鄉村振興的機制。二是完善鄉村治理架構。完善村黨支部決策、村委會執行、村監督委員會監督的村級管理運行機制,并通過激活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和發展集體經濟夯實鄉村治理的組織和物質基礎。三是充分發揮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優勢。利用農村熟人社會的特點,強化道德約束,調動農村居民自律的積極性,強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四是弘揚社會主義文化。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正能量,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升農民素質和精神風貌,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另外,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大數據等手段,提高社會治理的現代化水平。
(作者系市委黨校科研處副處長、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