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歸
近日,一段主題為“孫女帶84歲獨居爺爺游中國,陪爺爺實現100個愿望清單”的視頻走紅網絡。據報道,視頻中的孫女是四川自貢95后女孩小萬,她用視頻記錄了辭職回到老家陪伴爺爺的點點滴滴。不少網友留言表示感動和祝福,也有網友擔心其收入能否滿足支出,甚至質疑女孩回家是“啃老”。
好在,小萬近日接受媒體采訪表示,現在她已經找到兼職了,雖然錢不多,但足夠爺孫倆開支。審視故事的前因后果,對于小萬的舉動,我們大可不必帶著挑剔的眼光去看待。
報道中有一個細節,小萬表示,奶奶已經去世6年,今年5月的一天,她回自貢探望爺爺,推開門的一瞬間,看到爺爺獨自一人坐在沙發上睡著了,也沒有蓋被子,心里酸酸的。經過再三思考,她才決定辭職回家陪爺爺,這并非一時沖動之舉。而且,因為爺爺的年齡,我們也可以感受到她這么做的“迫切性”。
小萬的這次選擇,其實滿足了兩代人的夢想。一個是84歲老人的夢想,這一代人往往從物質匱乏的年代走來,辛苦忙碌了一輩子,可能一直沒能去外面的世界走一走、看一看,很多時候只是通過電視和手機“望屏興嘆”,空留遺憾?,F在子孫有了能力,可以帶他們彌補這個遺憾,豈不是美事一件?
小萬在視頻中提到,她已經陪伴爺爺完成了“第一次唱歌”“第一件手工藝品”“第一次野餐”“進大商場看電影”“第一次中獎”……從視頻中爺爺的笑容可以看出,他真的很開心。
對于子孫來說,現在無論是高鐵、飛機等交通條件,還是相應的出行住宿服務都比較方便,當自己的經濟能力允許的時候,趁著父母長輩的身體還硬朗,多帶他們出去走走,避免陷入“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何嘗不是親情和遠方的雙向奔赴呢?
很多時候,現實的種種忙碌和困難,只不過是自己給自己找的借口。錢可以少掙一點,也可以慢慢掙,但是親人長輩一天天老去,他們的身體也不可能永遠健朗,年輕人能騰出一些時間和精力多陪陪他們,所獲得的,未必就比失去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