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曉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作為新時代中國經濟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其核心內容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加強黨對經濟工作領導的集中性與統一性,其理論創新與實踐基于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貫徹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關于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新境界。
習近平經濟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新境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側重解決的是“服中國水土”的問題,就是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內核和關鍵內容的基礎上,融入中國基本國情和中國傳統文化。習近平經濟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不僅強調了既有的理論判斷,也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作出了原創性貢獻。一是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理論,在科技領域深化改革,完善科技創新體系,以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為加快推進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指明了前進方向。二是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政府與市場相互關系的理論,將“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相結合,促進政府和市場的良性互動,提高要素資源的市場化配置效率。三是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國民經濟循環和再生產理論,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管理相結合,突破供給約束堵點、卡點、脆弱點,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多方位、多舉措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四是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世界經濟關系理論,在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的同時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和多邊合作,注重外部環境和國際經濟體系的變化,積極利用國際和區域經濟合作關系,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理論支持。五是創新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關于發展的理論,通過“五位一體”的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引入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強調遵循創新引領、協調發展、綠色環保、開放包容和共享普惠的原則,為實現全面發展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標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習近平經濟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時代化新境界。馬克思主義的時代化側重解決的是“應時代所需”的問題,就是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現今時代特征進行相互融合,使之成為符合時代要求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經濟思想凸顯了觀察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的思維方法。一是對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這一時代課題作出了理論應答。針對經濟社會體系結構存在失衡現象、經濟效能與高質量發展潛力釋放不夠等經濟發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問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從制度層面和治理維度思考并回答在新時代新征程中,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如何堅持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時代課題,深刻把握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關期,縮小區域間和城鄉間經濟發展差距。二是對歷史任務變化這一時代之問作出了系統回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發展所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和新挑戰不斷出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世情和國情出發,在理論和實踐上創新突破,面對國內外形勢變化提出了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決策,以全新的視野成功開啟新時代全面實現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目標新征程,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如期實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了我國經濟社會存在的問題和未來工作的重點,聚焦發展中不平衡不充分的深層次矛盾和國內外復雜多變的環境形勢,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更強調經濟發展的質量、平衡、安全和可持續性,為我國把握經濟工作主線、找準經濟發展著力點提供了重要理論依據,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科學的行動指南,指引全國全黨各族人民共同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事業,創造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時代化新局面。
習近平經濟思想以其獨特的思想魅力、切入視角和發展思路深刻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等一系列制約經濟發展的問題,引領中國經濟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同時也為當前復雜條件下破解全球發展難題提供了智慧之鑰。既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推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高度和實踐厚度,又彰顯了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的思想深度和情感溫度,讓馬克思主義在新的歷史時期再次熠熠生輝、閃爍出真理的光芒。
(作者單位:山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