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愛珍
7月1日播出的央視財經頻道《對話》特別節目《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山東省委書記林武解密山東鄉村振興的典型經驗,從五級書記合力推進,到一二三產融合,再到調動各種資源齊參與,每一步實踐,都有各行各業人才的支撐,正是有了較高的“含才量”,山東的鄉村振興之路才越走越寬廣,面對未來也更有底氣。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每一個目標的實現,都離不開各類人才的“加持”。近年來,山東各地在引用育才上“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德州市平原縣引來了“碩士農場主”,大膽使用新技術當上了“糧王”;濟寧市泗水縣創新推出“鄉村振興合伙人”,吸納返鄉入鄉人員加入合伙人隊伍。還有一大批田秀才、土專家在實踐中“拔節成長”,田間地頭“群英薈萃”,各類人才在鄉村大舞臺上揮灑汗水、施展才華,激活了鄉村“一池活水”。
但不容忽視的是,隨著鄉村振興的深入推進,現有的專業人才,仍難以滿足發展需要,人才缺乏、人才難留的問題仍沒有徹底解決,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新農人”,仍是鄉村振興的“緊缺資源”。吸取成功經驗,應對未來挑戰,要讓鄉村真正成為“希望的田野”、人才的舞臺,必須持續做到一手抓“開放引才”,一手抓“生態留才”,“內外兼修”,兩手都要硬。
成長平臺的高低、成長空間的大小,往往是人才選擇去處的考量標準,鄉村引才最重要的就是搭建聚才的良好平臺和載體。以體制機制的創新,優化引才政策,暢通人才引進渠道,拿出實打實的引才誠意。以科學的產業發展鏈,打造有利于鄉村人才盡其才、顯其才、成其才的“成長鏈”,為人才提供發展機遇,增強鄉村的吸引力。
人才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生態的競爭,鄉村尤其如此。客觀講,眼下,有些鄉村的生活、工作條件和大城市相比,還是差距不小,鄉村留人重在留心。作為孔孟之鄉、禮儀之邦,要用好“厚道齊魯地美德山東人”在引才上獨特的地域優勢,用好“鄉情”“鄉愁”等鄉村與人才鏈接的紐帶,以才引才、借智招智,真正愛才惜才用好才,以“近者悅、遠者來”的氛圍,吸引更多“興農人”共繪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