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梅
202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強調,要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堅持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提高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農村公共服務水平,鞏固農村和諧穩定、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這一重要指示為我省堅持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提供了更為明確的戰略指向和行動路徑。
黨建引領之于鄉村治理意義重大。首先,堅持黨建引領是推進鄉村治理的重要政治保障。大量實踐證明,在鄉村治理中,堅持黨建引領,才能確保治理的正確方向,才能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再者,堅持黨建引領是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的必然要求。作為我國基層治理的一張“名片”,“楓橋經驗”歷經不同時期,適應各種矛盾變化,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其之所以歷久彌新、行之有效,就是因為這套方法是黨領導人民創造的,充分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主心骨”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踐行了黨的群眾路線。無論時代如何變遷,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建引領始終是“楓橋經驗”的不變靈魂、根本保證。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必須抓緊補齊基層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的短板。近年來,我省各地積極探索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模式,形成了組織建設型、民生服務型、賦能社會化型等治理類型,積累了一些運行經驗與治理樣本。但同時,也應看到,當前黨建引領鄉村治理工作在理念、能力、體制等方面仍存在短板。新時代新征程必須適應新形勢補齊這些短板。一要強化政治領導。通過加強宣傳教育和組織主題活動強化各治理主體關心集體、互助合作的公共精神和共建共治的心理基礎,增強其對黨的領導的政治認同。組織黨員、干部通過“亮牌報到”“黨員聯戶”等方式下沉參與鄉村治理、有效服務群眾,從而贏得群眾的情感支持,進而構筑基于社會認同的組織權威。二要強化組織引領??v向上健全完善“行政村黨支部(總支、黨委)—網格(村民小組)黨小組(黨支部)—黨員聯系戶”村黨組織體系,橫向上實行村黨組織與企業(技術協會、專業合作社)黨支部聯建共建,從而把黨的組織鏈條延伸至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做到“治理在哪里,黨的組織和工作就延伸到哪里”,推動組織扎根、資源下沉。三要強化能力引領。持續精準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不斷提升黨支部建設標準化、規范化水平。注重在青年創業農民、退役軍人等群體中發展黨員,不斷壯大農村各領域黨的力量。四要強化機制引領。在“一核多元”的治理目標下,因地制宜積極探索,加快形成“黨組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履責、各類組織積極協同、群眾廣泛參與”的治理格局。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將依法治理與以德治理統一于鄉村基層自治機制,發揮三種治理資源的整體優勢。創新“網格化+”治理服務機制,統籌推進智慧村莊建設,提高精細化治理、精準化服務水平。
黨建引領鄉村治理,需把握好“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這一重要環節。公共服務關乎民生、連接民心。當前,城鄉之間在公共服務的資源布局、能力提供和服務質效上仍存在較大不平衡,公共服務仍然是鄉村發展的制約障礙。突破制約,需從治理維度采取針對性措施。一是探索農村公共服務多元化供給。更好發揮黨委政府在統籌引導、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不斷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檔升級。通過稅收優惠等激勵機制,引導市場主體、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農村公共服務供給。充分激發農民的主體作用,形成農村公共服務的內生性供給。比如,在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方面,積極開展“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讓群眾參與其中。二是探索符合農村自身特點的供給模式。結合農村公共服務空間相對有限的實際,整合資源進行集約化供給。比如,以村黨群服務中心(“兩委”辦公場所)為依托,集養老托幼、便民服務、文體娛樂、醫療保障、綜治服務、議事協調、創新創業、經濟發展等功能于一體,打造農村公共服務綜合體。充分利用鄉村振興巨大平臺優勢,吸引有效服務供給。比如,搭建校地黨建共建平臺,把農業院校、師范院校、醫學院校的教育、醫療資源引入,服務鄉村發展。三是探索實現更為精準的供需匹配。供給如若脫離需求,勢必影響農民參與的積極性以及服務供給的使用效率。實踐中,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作用,采取多種方式,強化農村地區公共服務需求調查研究,掌握不同地域、不同村莊、不同群體村民的差異性服務需求,促進服務供給因地制宜、因群體而異,使服務供給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作者單位:德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