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人才是關鍵,而新型職業農民卻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腰站鎮在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同時,不斷引進培育新型職業農民,為其提供施展技能的空間,使這些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用知識和技能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返鄉創業 勇闖商場
“小張,商城又來了一批訂單,記得準時發貨。”在腰站鎮孔莊村瑞福祥食品廠的辦公室內,返鄉創業的大學生耿超軍正在叮囑工人按照微信商城上的訂單信息進行發貨。
1989年出生的耿超軍在大學畢業后,選擇了北漂。剛剛走出象牙塔的姑娘,懷揣著美好的理想,走進紛繁復雜的社會。北京打拼的日子,現實與理想的距離總是那樣遙遠,她帶著一身疲憊與對家鄉翻天覆地變化的驚喜,毅然決然踏上返鄉的路。
看著家鄉這幾年的變化,自家食品廠的紅火景象,耿超軍回鄉幫助父親創業的想法更加堅定,父親聽了耿超軍的想法非常支持她回家。正趕上家里的廠房要擴建,父親就讓耿超軍全程盯靠廠房擴建事項。參與到廠房建設中的耿超軍,真正感受到一個企業建立的不容易。
憑著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和父親的幫助支持,耿超軍在經商路上越走越遠、越走越順。通過她的努力,自家生產的月餅、糕點得到國內消費者的喜愛,因此,她還成功注冊了“耿小糯”品牌。
增加銷售渠道、拓展銷售范圍是企業得以存活的條件,耿超軍對于這一點也特別重視。在一次次的市場調研、考察中,耿超軍依靠電商平臺開辟電子商城,將自家品牌的食品放到商城中,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產品銷量。
“回鄉創業是我這輩子做的最正確的決定,希望今后在家鄉能看到更多知識型農民,共同努力創業,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耿超軍說。
綠色農業 科學種植
這兩天,腰站鎮大張村眾喜家庭農場負責人沙志全忙得不可開交,今年種植的100多畝有機菜花喜獲豐收,旁邊幾十畝的西瓜長勢喜人,這讓沙志全“累并快樂著”。
總共150畝的蔬菜種植基地是大張村黨支部在領創辦合作社中流轉出來的,被村民們稱為蔬菜種植能手的沙志全瞅準時機,承包了下來。通過多年種植蔬菜積累的經驗和不斷參加鎮黨委政府組織的農技培訓會,沙志全深刻地認識到,搞種植一定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高效的種植技術為助手。他摒棄過去傳統、低效的農業種植方式,利用水肥一體化滴灌技術種植綠色、無公害蔬菜,成功向生態、綠色、循環、高效農業方向轉變。
水肥一體化技術是將灌溉與施肥融為一體的農業新技術。該技術以水為載體,在利用微灌系統灌溉的同時進行施肥,因水分和養分的供應與作物生長的需求相符合,從而獲得節水節肥、省工省時、高產高效、改善環境、提高品質等顯著效果。
他投資2萬余元購買了水肥一體化設備,通過一段時間的滴灌實驗,他發現以前澆水需3天才能將蔬菜澆透,現在只需1天就能澆完,并且節省三分之二的水,三分之一的肥料。
致富不忘眾鄉親,嘗到甜頭的沙志全主動把村里的貧困戶招入蔬菜基地,使他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脫貧致富。
規模種植 全程服務
腰站鎮土壤肥沃,糧食高產,但是隨著農業產業化結構的調整,過去的產銷老路嚴重制約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近年來,腰站鎮大力推進土地流轉、成立土地合作社。2017年以來,多村成立農村黨支部領創辦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逐漸向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集中。為他們提供服務,全面實現農業規模化、產業化、集約化經營,成為發展現代農業的方向。
鍋培口村的王篤春,于2015年成立了“平原縣澤豐糧棉種植合作社”,購置糧食烘干設備,建糧食倉庫,為合作社、種糧大戶免費提供烘干、代存代銷服務,帶動周邊糧食運輸戶200余戶,活躍了當地經濟,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為了服務黨支部領創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及周邊土地承包大戶,2018年,王篤春又成立了“澤豐為農服務中心”,該中心是一家立足三農、服務百姓、利國利民的新型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主要對接大型龍頭企業、農業科研單位,為黨支部領創辦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土地托管服務,同時聯合種糧大戶,發展“訂單農業”。為他們提供產前農資統供,產中保姆式服務,產后糧食烘干、貯存、銷售全程服務,從而減少中間環節,降低農資成本、提高銷售收益,使百姓利益達到最大化。
目前,中心共托管土地2萬余畝,逐步擴大糯玉米訂單種植1萬余畝,年糧食吞吐量達20萬噸。
在腰站鎮,一批批心懷鄉愁和創業熱忱的“新農人”正不斷涌現,他們活躍在農業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等諸多領域,為鄉村振興帶來了不竭動力。腰站鎮因地制宜,為他們創造更加優良的創業環境,讓他們大膽邁開步子,向著新方向、新目標探索前行,為帶動鄉村振興提供“新動能”。(平原融媒特約記者 夏天)